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处于反腐倡廉工作的最前沿,直接面对基层广大人民群众。从一定意义上讲,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过程,就是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服务大局、履行职责的过程。因此,作为县纪委书记,在反腐倡廉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结合认真思考和初步实践,自己对“如何当好一名县纪委书记,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即要树立“一种理念”、扮好“两种角色”、提升“三种能力”、强化“四项举措”。
一、树立“一种理念”,明确纪检监察工作方向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纪委书记正确履行职责的根本所在。因此,纪委书记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自觉把纪检监察工作放到全县工作大局中思考和谋划,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在谋划中找准定位、在兼顾中把握关键、在开拓中创出特色、在协调中促进发展”,统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保驾护航。
二、扮好“两种角色”,找准纪检监察工作定位
作为纪委书记,要坚持自觉接受县委和市纪委的双重领导,将纪委的工作置于县委和市纪委的双重领导之下。在党委领导班子中,纪委书记是副职,要协助党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纪委领导班子中,纪委书记是“班长”,要肩负起重要的领导责任。纪委书记要扮好“两种角色”:一方面是当好“配角”。作为县委常委,要当好参谋助手,重大事项主动及时向县委请示汇报,工作上积极主动不越位,坚持原则不推诿,有话当面讲、背后不议论,班子成员之间肝胆相照、坦诚相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补台,努力维护县委班子整体形象。另一方面是当好“主角”。作为纪委书记,要注重发挥班子成员的智慧和才能,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当“班长”不当“家长”,不搞“一言堂”,重大问题集体讨论研究决定,实现决策部署的民主化、科学化。
三、提升“三种能力”,增强纪检监察工作本领
纪委书记是纪委领导班子的“领头羊”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总舵手”,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到本辖区纪检监察工作的总体质量和水平。因此,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综合素质,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当前,要突出提升以下“三种能力”。
一是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立身百行,以学为基。学习是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工作、干好事业的重要基础。纪委书记要立足工作需要,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和纪检监察业务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纪检监察工作各方面的业务知识,积极借鉴古今中外反腐败的有益经验,不断把握纪检监察工作规律,努力成为反腐倡廉的“行家里手”;要立足自身修养,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社会、科技等方面知识,有针对性地填补自身知识的“短板”,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完善充实自我。
二是提升驾驭全局的能力。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纪委书记要始终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思考和谋划纪检监察工作,站在党委、政府“一把手”的角度来思考和谋划如何履行职责,站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立场来观察和处理遇到的复杂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查办案件工作中,要加强请示汇报,才能尽可能地赢得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尽可能地减少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障碍;要增强预见性,才能正确估计工作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才能妥善应对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才能正确处理好疑难复杂的串案、窝案,增强办案工作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法纪效果。
三是提升拒腐防变的能力。吏不畏吾严,而服吾廉。作为纪委书记,要以加强党性修养、改进作风为重点,立形象、树标杆;重人格,惜名誉,以高尚的品德情操赢得党和人民群众的信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严守规矩,不越雷池;加强自我约束,提高自控能力,时刻警惕“权、钱、色”的诱惑,做到越是小事越留心,越是独处越小心,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经得住考验,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
四、强化“四项举措”,优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织保证。我们作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班长”,能否把自己的队伍带好,带成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队伍,是纪委书记的一项重要职责。要从以下四方面抓好队伍建设。
一是强化学习,提升素质。培养纪检监察干部“自主学习、团队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做到“思想上重学好学、行动上勤学苦学、内容上广学博学、效果上精学深学”,力求“十懂”(懂接访、懂处置、懂谈话、懂查案、懂定性、懂监督、懂调研、懂办文、懂协调、懂电脑)。当前,尤其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主线,进一步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全会对反腐倡廉工作提出的新思想、新要求、新举措,用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是组织培训,增强能力。组织纪检监察干部结合本职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自学活动。鼓励和支持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在职进修、自学、函授等多种途径接受学历教育,进一步改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知识结构。采取“派出去、请进来”方式,积极参加中、省、市纪委组织举办的各类纪检监察业务培训班,自主举办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业务短期培训。把实践锻炼作为教育培训干部特别是中青年干部的重要途径,通过交流、轮岗、挂职锻炼等方式,使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三是严格要求,铸强队伍。新形势、新任务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围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以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水平,自觉做到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对腐败分子和消极腐败现象坚决斗争、对广大干部和群众关心爱护、对自己和亲属严格要求,树立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四是轮岗交流,激发活力。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把纪检监察干部交流轮岗工作纳入全县干部队伍建设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整体部署之中,推进委局机关与镇纪委(县直部门)、镇纪委和县直部门纪委(纪检组)之间双向、多向的干部交流轮岗;大力推动与系统外干部的交流,着力解决干部“派不出、进不来”的问题,变“体内循环”为“内外循环”,把表现突出的纪检监察干部派出去培养锻炼,主动迎接外单位的优秀干部交流进来,真正实现“大轮岗”、“大交流”,最大限度地盘活干部资源,激发队伍活力。
(作者系富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