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纪委派驻机构建设,是落实“三转”和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举措。作为派驻机构,在具体工作中,要明确职能定位,聚焦主业主责,坚守责任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积极作为。
提高站位,明确定位,着力提高三个意识
派驻意识。纪检组是市纪委的派驻机构,在市纪委领导下,履行党的纪律检查职能。这就要求纪检组要有归属感,要体现“派”的权威,发挥“驻”的优势,切实聚焦监督主业,不断增强聚焦主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增强监督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断深化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担当意识。党组承担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其中也包括领导纪检组聚焦主业,实行“三转”。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组与纪检组不是支持与不支持的关系,而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只有党组领导纪检组“三转”,主体责任才能落得实处,“三转”才更具体、更有力、更有效。在从严治党、纪严于法的新要求下,纪检组要在思想上转过弯,解开“疙瘩”,勇于担当,按照党组的部署承担起执纪监督职责,把再监督、再检查作为职能定位,最大限度地发挥监督成效。
责任意识。派驻纪检组说实在了就是“管”纪律的机构,首要职责就是监督执纪问责,因此要牢记使命,坚守担当责任,要克服搞纪检工作容易得罪人、影响个人考核和前途的思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敢于“亮剑”,发现干部违纪的倾向和苗头,就要及时采取措施,依纪处理。通过进行纪律审查,把防线坚守在法律之前,避免一些党员干部从违纪走向违法,小过酿成大祸,从而体现对干部的关心和爱护。
找准途径,强化监督,在“实”字上下功夫
着眼落实重大部署抓专项监督。如,近两年我们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保障房申报、分配情况,采取入户走访、现场座谈、重点抽查、明察暗访等形式进行了专项督察,对存在问题进行梳理,要求职能科室及单位进行整改。维护了申报人的知情权;对申请资料进行了规范,简化了程序;督促实行保障房分配电脑摇号办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紧盯业务抓好事后的结果监督。加强对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督。建立内部监督制度,如实施行政审批(备案)受理回执单制度,相关科室收到申报材料后,出具受理回执单,承诺办事时限,并抄送监察室,监察室监督执行情况。以问题为导向,对各科、各单位业务工作进行抽查,并回访办事群众,查纠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从而做到了监督紧跟,心有戒尺,责任强化。加强对下属单位特别是窗口单位工作纪律的明察暗访,对发现问题的,由纪检组对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责令其整改,推进正风肃纪常态化。
紧紧围绕纪律和规矩来开展监督执纪问责。以反“四风”为重点,加强对财务工作的审计监督,如由纪检组牵头带领专业人员,对下属单位重点节假日的票据逐单位进行倒查,对“三重一大”事项进行专项审查,督促遵守财经纪律,落实好管理制度;坚持对各科室及下属单位重大事项的申报监督,严格落实科以上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加强对干部考察任用监督,公示期间按规定进行廉政考试,对新提拔干部进行廉政谈话;高度重视纪检信访的办理,对过去认为“没有啥”的事情,要重新放在“纪律”层面来审视,认真落实问题线索五类处置方式。对苗头性问题及时谈话,坚持红红脸,扯袖子,进行提醒和警示教育,实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转变作风,形成合力,增强执纪监督制度保障
律人者必先律己。纪检干部要严格自律,牢固树立靠人品立足、靠能力发展、靠实绩进步的思想,在与同志共事和处事中态度要诚、心底要善、工作要实,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使大家乐于接受监督。
要重视和理顺纪检组与驻在部门党组的关系,确保形成监督合力。紧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履职情况和决策过程的监督,对职能科室及单位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做到既不大包大揽,又不越位错位,使自身回归职能本位,切实从“过程参与”转变为执纪问责。
要结合实际提出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新路子、新招数,当好参谋助手,为党组分忧解难,监督把关,从而实现对主抓者、主责者、监督者的再监督。如,纪检组协调建议由局主要领导、纪检组长与各科室、各下属单位的负责人签订《廉洁从政责任书》,对自律、他律、加强被监督意识及追究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各科室、各单位负责人都做出书面《廉政承诺》,每季度向局党组、纪检组汇报一次本科室本单位的廉洁从政工作情况;按照党组安排,纪检组对每个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传导压力落实“一岗双责”情况进行专项督察;聘请了16名政风行风监督志愿者;相继制定了《咸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反腐倡廉“七不准”》、《加强劳动纪律改进工作作风的十项规定》,《 严禁公职人员违规借贷“六条禁令”》和《 整治吃拿卡要监督管理办法》等廉政制度,强化监督制约,规范权力运行,不断促使党员干部“被监督”意识、“守纪律”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从内心深处复苏对纪律和规矩的敬畏感、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