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聚焦“五个专项工作”立案查处67人
打印

今年来,勉县纪委监委聚焦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等“五个专项工作”,强化担当,持续发力,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截止目前,立案查处6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7人。

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认真落实廉洁过节长效机制,紧盯元旦、春节、五一、端午等重要节点,申明纪律要求,开展节日“四风”问题专项督查。深入开展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领导干部违规收送礼金、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等“三个专项”整治,扎实开展“定制酒”“天价烟”治理,对市纪委移交的24张存疑发票进行核查,严防“四风”问题隐形变异和反弹回潮。聚焦重大决策部署落实、重点工作攻坚突破、联系服务群众等方面,强化监督检查,督促压实主体责任,大力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6月,查处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操办婚丧嫁娶事宜等问题8件,党纪政务处分6人,组织处理2人;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97件,党纪政务处分14人,组织处理83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8起8人,持续传导越往后执纪越严的信号。

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加强与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联系,认真落实“三个一批”工作要求,优先研判处置巡视巡察、专项审计、财政检查和扶贫巡察等工作中发现、移交的问题线索。着力整治履行扶贫工作主体责任不力、贯彻落实中省市扶贫脱贫决策部署态度不坚决、搞变通,扶贫政策、项目资金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等问题,督促职能部门强化责任担当,坚守职责定位,切实抓好整改。严肃查处扶贫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挥霍浪费、吃拿卡要、优亲厚友、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扶贫工作不扎实、作风不务实、结果不真实,盲目决策、弄虚作假、数字脱贫等突出问题。1—6月,受理扶贫领域信访举报77件,党纪政务处分20人,警示提醒及诫勉谈话26件,通报曝光典型案例4件6人。

强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作为树牢“四个意识”、落实“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成立由分管审查调查工作的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任组长,县纪委分管常委和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任副组长,委机关各纪检监察室主任为成员的工作专班,抽调6名业务骨干具体负责统筹协调和数据报送。加强与县扫黑办、公检法司等职能部门沟通衔接,制定联席会议、线索移交处置、督办约谈、签字背书等制度,建立与公检法司定期会商机制,召开联席会议3次,安排部署扫黑除恶毁“网”破“伞”具体工作。上半年,受理党员干部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线索40件51人,立案12件13人,党纪政务处分8件9人,移送公安机关3件3人,正在核查15件18人,失实了结10件17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3起4人。

强化生态环保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制定《勉县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强秦岭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监督执纪问责实施方案》《勉县查处生态环境问题线索移送工作暂行办法》,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职责任务。把生态环保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体系,作为日常监督、季度点评和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落实“三项机制”,强化主责部门责任意识,进一步压实生态环保领域职能部门和执法主体工作责任,推动生态环保政策落实。上半年,处置环保领域违规违纪问题线索33件,党纪政务处分9人,组织处理24人。

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执纪问责。紧盯为官不为、廉而不勤、与民争利问题,严肃查处主管部门对窗口单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监管不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不力,以及查处工程建设领域特别是民生工程领域质量监管失责行为。对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重拳出击、严查快处,形成震慑。着力整治服务群众态度冷漠、言语生硬,迟到早退、擅离职守,自由散漫、工作消极和权责不清、业务不精、标准不高、办事拖拉、能力不足、担当不强和吃拿卡要、乱收费、乱摊派等问题,坚决纠正便民利民制度措施落实不到位,对群众冷暖不关心、反映问题不重视,“只挂号不看病”、搞“体外循环”,群众办事“多头找”、“往返跑”和相互掣肘、推诿扯皮等现象。1—6月,核查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线索9 件,党纪政务处分9人。(勉县纪委监委)


上一条:商洛市:纪委监委出台日常监督工作实施办法
下一条:汉阴:剑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