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西安市纪委、西安市委宣传部指导,西安演艺集团、西安市豫剧团精心打造的大型廉政教育现代剧《芝兰花开》在咸阳巡演告捷,渭城区委、区政府各部门统一组织党员干部到大秦剧院观看,身临其境接受廉政教育。该剧以女市长支蕙兰养女公司货物被海关扣留为主线,围绕家庭矛盾展开剧情,生动塑造了以支蕙兰为代表的党员干部面对亲情展现的人间大爱,面对腐败和不正之风坚持原则、勤政清廉、敢于担当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传递了良好的家风家教,揭示了党性原则和廉洁坚守带来幸福平安的深刻道理。
退职不“褪”本,守住了原则。当亲情与法律发生碰撞,当利益与原则有了冲突,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该如何选择?是坚守还是放弃呢?支蕙兰的一句句斩钉截铁的话和实际行动作了回答:“一个人职位的高低又能说明什么?”“淡泊名利心灵才能安宁”“秉公办事,依法处理……”,最终,在她大公无私的坚持下,她指示海关依法查处了她养女公司走私货物的问题。作为一名党员,她时刻谨记自己的初心,不管是在工作岗位,还是在她退休以后,依旧保持着廉洁的作风,时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质,面对腐败和不正之风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大义凛然、勤政清廉,向现场观剧的党员干部传递着一个领导干部、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和应有的行为准则。
退钱不“褪”德,守住了形象。支蕙兰的前秘书胡宝德,本来是一个出生于农村的朴实能干的孩子,因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贪慕虚荣,为能使自己早日提拔,给支蕙兰送了两万元钱。支蕙兰几次退款无果,为了保护年轻干部,她既巧妙,又出于公德心,自己多拿出一万元,连同胡秘书送给她那两万元一起用于秘书胡宝德之母治病,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和光辉形象。当胡宝德得知当年匿名汇款人是自己的老上级时,终于在支蕙兰的公正廉洁和无私大爱中幡然悔悟,一方面对自己煽动支蕙兰养女企图以多年前收受自己两万块贿赂为把柄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感到羞愧难当,一方面对自己的老领导挽救自己于违反党纪国法边缘的宽广胸怀而深深感动。
退怨不“褪”情,守住了家庭。支蕙兰的女儿原本是贩毒罪犯的孩子,26年前,支蕙兰的丈夫在抓捕罪犯时为了救战友英勇牺牲,当时,被执行死刑的罪犯之妻即将临盆,生下孩子又不幸身亡。支蕙兰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她舍弃怨仇,毅然决然地收留了这个父母双亡的孤儿,不但对之视若己出,百般疼爱,含辛茹苦将其抚养成人,还将养女从违法的悬崖拽了回来。支蕙兰在退休前夕,养女所在单位因走私被海关扣留了货物,养女屡次求她帮忙找门路走关系,都被一向清正廉洁、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她严词拒绝后,于是,养女对母亲产生了误解,母女关系开始紧张,感情处于破裂边缘,整个家庭阴云密布、矛盾重重、一触即发。支蕙兰不计前嫌,依然苦口婆心对女儿一再劝阻、教育、引导,当看到女儿不听劝阻,执迷不悟、一意孤行时,她才忍痛把事实告诉了女儿,女儿听后如五雷轰顶,幡然悔悟,终于明白了母亲的博大胸怀和良苦用心。支蕙兰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但也身为人母,她不是神仙,她也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也有寸寸柔肠,当她从孙女的口中得知自己唯一的儿子不幸患了绝症,作为母亲,支蕙兰对自己因忙于工作疏于照顾儿子而愧悔不已,深深自责、肝肠寸断、几度晕厥。她强忍着悲痛,毅然决然拿出自己多年来仅有的留作养老的10万元存款,带儿子到北京治病,照顾孙女,以弥补自己作为一位母亲的失责,后来儿子因得到科学治疗才幸免与死神擦肩而过。最终,她的慈母之心,终于挽救了养女,换来儿子的平安,守住了幸福的家庭。
“艺兰廉洁真君子,白玉素心品自高”,古代文人笔下的兰花高洁清雅,象征君子,象征贤德,寓意为官清廉、秉公无私。豫剧《芝兰花开》正是以兰花为载体,把兰花忠贞、廉洁、质朴、坚韧的内涵品质融入到廉政文化建设中,表达了群众对党员干部清廉爱民的期许,同时也警醒党员干部学习兰花贤德勤廉之品行,弘扬廉洁为民之风气,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心系群众,廉洁自爱。(渭城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