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坚持“三个突出”做实政治监督
打印

2020年以来,兴平市纪委监委旗帜鲜明、坚定有力抓政治监督,突出目标导向、重点工作和日常监督,着力推进政治监督精准化、具体化、常态化。

突出目标导向,推进政治监督精准化。分析研判政治监督的目标任务和责任落实,推动政治监督规范高效开展。一是明确监督目标。制定《兴平市纪委监委2020年党风政风监督重点工作及任务分工》,印发《开展政治监督专项检查清单》,以政治监督为统领,细化监督任务15项,实施“三张清单”强化监督效果,进一步明确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建议清单统筹运用,增强监督导向性。二是聚焦关键重点。一方面,聚焦关键事,重点围绕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委重要工作落实开展监督,避免和防止政治监督泛化、碎片化。另一方面,聚焦关键时,针对领导干部提拔或转任重要岗位等关键节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政治监督,督促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知敬畏、明规矩、守纪律。三是制定责任清单。坚持推行制度化明责、清单化履责、考评化督责的责任落实体系。编印主体责任、班子成员和监督责任《履职纪实》,细化分解主体责任清单33条、监督责任清单41条,推进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压力传导到位、责任夯实,协同一体落实。

突出重点工作,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统筹把握政治监督工作重点,紧跟中省咸重要工作部署,进一步实化细化工作任务。一是紧紧围绕重大决策部署。制定《兴平市纪委关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实施意见》,重点查处在疫情防控中不作为、慢作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7起20人。下发《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监督检查》等文件,安排部署7个专项整治工作,对工程土地领域、统计领域、扶贫领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4类违纪违法问题重点监督,查处4方面45件问题,党纪政务处分51人。二是真情关切人民根本利益。围绕“六稳”“六保”,跟进监督保障落实,紧盯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针对扶贫、民生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从严从快查处贪污挪用、优亲厚友、虚报冒领以及扶贫领域奢侈浪费等问题,着力解决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问题。2020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219件,党纪政务处分261人,移送检察机关3人。一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得到有力惩处。

突出日常监督,推进政治监督常态化。坚持把政治监督有机融入日常监督中,优先从政治上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政治偏差。一是着力推进日常监督制度化。印发《兴平市纪委监委机关开展日常监督工作办法(试行)》,在部署日常监督中坚持落实政治监督任务导向,对日常监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日常监督事项、方式进行了明确。2020年,开展各类日常监督12次,发现问题线索10件,有力助推了兴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二是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灵活运用情况通报、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谈话函询等方式,有效使用纪律检查建议和监察建议“两书”,抓早抓小,从细微中发现政治风险隐患。2020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构综合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490人、第二种形态处理222人、第三种形态处理28人、第四种形态处理13人。向各党委(组)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27份,向部门单位发出监察建议书37份,督促整改、纠正问题64个。监督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力显现。(兴平市纪委监委)


上一条:眉县:“三式六廉”构建廉政文化新格局
下一条:宝鸡市:用活本地反面典型案例强化警示震慑效果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