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县镇干部的帮助下,绥德县四十里铺镇王家桥村村民王海伦拿到了新办的惠农“一卡通”,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有了这张银行卡,王海伦享受的低保金、涉农补贴等资金一到账就可以直接用来治病了。2021年7月以来,绥德县在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整顿过程中,大批干部“蹲下去”“沉下去”听民声、问民情,通过“三必访三评议三提升”,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干部作风大转变。
按照省市干部作风集中整顿要求,绥德县干部下沉到镇村蹲点调研,开展“三必访”,即对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三留人员”,老党员、老村干、老离退休干部“三老人员”,肇事肇祸重点人员、重大疾病人员、重大事故人员“三类重点人员”必访。在下访过程中,干部们详细记录被访人员的家庭情况、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内容,并动态跟踪,一有出现问题的苗头,立即跟进解决。2021年11月底,干部们在走访期间发现,王家桥村村民王海伦独自一人生活,又患抑郁症,需要长期吃药,也没有经济来源。摸排到这一情况后,包户干部马上上报至四十里铺镇政府。2021年12月初,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和该镇负责人一起来到王海伦家,详细了解具体困难,并帮助他解决就医买药的经费问题。
党员干部去群众家勤走动,群众对党员干部们也更加信任。绥德、米脂、子洲三县供水工程经过四十里铺镇赵家砭村,要占用部分村集体和村民的土地,起初村民们觉得要给他们足够的补偿才能让供水管道从本村的地里经过,有的甚至“狮子大开口”。面对这种情况,县镇村的干部逐户走访宣传政策,了解村民态度,最终发现大部分村民都很理解,对三县供水工程表示支持。“虽然占了我们承包的土地,但供水工程是民生大事,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四十里铺镇赵家砭村脱贫户赵成德表示。村民赵发永也是脱贫户,靠着几亩地的西瓜脱了贫,当供水工程要经过他承包的土地后,他果断地表示支持:“我们依靠党的好政策脱了贫,现在需要占用一点土地,我们应当支持。”三县供水工程赵家砭段进展非常顺利。随后,项目部还为赵家砭村无定河畔的800余亩沙坑地进行了平整,并承诺为村里建一座增水站,解决无定河沿岸土地的灌溉问题。
同时,为了让干部作风得到实实在在的转变,绥德县初步建立了30多个职责清晰、体系严密、权力规范、运行高效、落实有力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让日常工作更加有序化、合理化、制度化,实现干部作风、政治生态和群众满意度“三提升”。截至目前,共受理各类监督举报150余件次,查处违反工作纪律案件38起,处分38人,通报曝光23起。
随着整顿工作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变了,和群众距离近了,干事氛围更加浓厚了……绥德县将在营造浓厚氛围上再发力,通过教育、宣传,让全县干部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作风整顿工作中来,能够知责、履责、尽责、担责和不任性用权;在查办案件上下功夫,紧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社会管理中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刨根问底,理清真相,理顺渠道,追究责任;在整章建制上再努力,注重在干部作风整顿工作中发现和研究带有苗头性、倾向性、规律性的问题,进而整章建制,用制度管人管事,建立起促进干部作风转变的长效机制,以新面貌新作风护航绥德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绥德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