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延安市宝塔区纪委坚持将纪律挺在前面,突出问题导向,在责任落实、线索排查、追责问责等方面下硬茬、出实招,持续加大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查处力度。1-4月,共发现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12件,适当处理5人,党政纪处分7人,收缴违纪资金10.7万元。
全面夯实责任。坚决把严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区乡两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重点工作来抓,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实行乡镇“零查处”问责和月通报季点评机制,纪委常委、监察委委员对所包抓乡镇负总责,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纪委书记为直接责任人,每月20日前书面报告工作情况,对扶贫工作推进不力的,约谈分管领导和乡镇纪委书记,对发现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压案不查、抹案子的,约谈乡镇党委书记,并在全区通报。先后成立三个专项督查组对乡镇督导检查,并将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与纪检干部办案津贴挂钩,形成奖罚机制。同时,督查组还运用电话抽查、随机暗访、微信定位等方式抽查扶贫工作队及包扶干部到岗在岗情况,层层压紧压实责任。
深挖问题线索。以扶贫资金、扶贫政策落实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和党员干部在扶贫工作中态度生冷硬推、吃拿卡要作为切入点,将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包扶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及扶贫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作为重点,开展暗访暗查8轮次,收集问题线索21件。在区纪委信访室设立举报中心,在《延安日报》长期公布专项举报电话,在区、乡(镇)设立举报箱19个,多渠道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加大与区扶贫、经发、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联系沟通,共享监督检查工作信息,移交扶贫领域问题线索1件。对收集到的问题线索认真梳理甄别,建立台账,统一编号登记,分流处置。对信访矛盾集中、群众反映强烈和上级批转的问题线索,实行挂号交办、跟踪督办。对初核和立案调查时限只剩10个工作日的,按照宝塔区纪委“红黄蓝三原色”案件督办制度,由案管室下发书面督办函进行督办,对不能按期办理的,由纪律审查工作人员向分管领导做出情况说明,并报主要领导审批,办理延期申请。截至4月,共督办催办问题线索9件(次)。
严肃追责问责。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当事人,严肃查处扶贫领域中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收受贿赂、借机违规收费、优亲厚友及工作作风不实、履职不力、推诿扯皮等问题。如,南泥湾镇南泥湾村原党支部书记李爱琴利用职务之便,侵占退耕还林款5990元,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收缴全部违纪资金;河庄坪镇石疙瘩村原党支部委员王增存私自占用村集体三产房20间,给村集体造成损失,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同时,对5起典型案例在全区进行了通报,以案促教,形成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