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推动各综合监督单位切实提高包扶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把监督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引向深入。近期,省纪委驻省政府办公厅纪检组组长王山稳带队先后深入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研究室、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政府参事室等 4家单位包扶点,宁陕县皇冠镇兴隆村、蒲城县孙镇黎起村、宁陕县江口回族镇高桥村、江河村,通过入户走访、民情恳谈、实地查看、工作座谈等方式,对各监督单位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一系列走访调研。
纪检组一行走村入户,与贫困户、镇村干部进行了详细交谈,仔细询问贫困户致贫原因、脱贫措施以及村集体经济发展、驻村干部尽职履责等方面情况。通过到支村两委调阅相关资料,实地查看帮扶项目落地情况和产业扶贫推进情况,深入了解综合监督单位脱贫攻坚工作进度。
王山稳叮嘱驻村干部和支村两委干部一定要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纪委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责任,清廉务实重干,坚决防止和克服一切形式主义,坚定坚决做到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对待扶贫工作坚决不搞弄虚作假、数字脱贫、面子政绩。驻省政府办公厅纪检组将不断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力度,紧盯扶贫领域新出现的“四风”问题,对截留私分、优亲厚友等恶劣腐败问题,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
王山稳对综合监督单位下一步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宗旨观念,把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贯穿到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工作紧迫感抓好扶贫攻坚各项工作,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以过硬作风提升脱贫质量。二是加大公共财政投入,补齐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解决如兴隆村安置点人畜饮水、江河村村组道路、便民桥等突出问题。强化扶贫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健全公示公告制度,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坚持做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将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坚持把贫困户组织好,把产业培育好,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确保贫困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三是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使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推广省政府研究室包扶点开展的孝亲家庭表彰会、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扶贫点开“爱心超市”、红白喜事理事会等做法,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改变陈规陋习,积极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树立贫困村文明新风。四是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扎实做好产业扶贫、异地搬迁扶贫、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精准扶贫重点工作。特别是产业扶贫要将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相结合、长线产业与短期高效产业相结合,通过实施太阳能光伏项目、农机扶贫项目、“党支部+”产业项目等,带动村级组织、壮大集体经济,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提高发展能力。结合贫困村实际,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大户带动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积极投身“三变”改革干事创业,使贫困户早日走上就地脱贫、长期富裕的道路。
驻省政府办公厅纪检组开展此次扶贫专项调研,既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深入扶贫一线了掌握实情和群众需求,同时也是对扶贫领域工作的一次督促,一次层层传导压力的过程。一方面能深入了解民生情况,更好地掌握监督的内容和方式。另一方面便于精准掌握扶贫情况,加大监督检查、督查督办力度,以严肃政治态度和刚性纪律措施,为脱贫攻坚任务如期顺利完成提供健全有力的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