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中,家风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宝鸡市纪委监委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通过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优化载体,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建设村级家风家训馆
让勤廉文化扎根乡土
走进岐山县蒲村镇蒲村村主题广场,一行镂空红字“家风代代传、明德树新风”映入眼帘,很是抢眼;广场墙上,全村十二大姓氏的注解、好家风示范户光荣榜和传承好家风倡议书张贴整齐……这是宝鸡市村级家风家训馆建设的一个缩影。
今年,宝鸡市纪委监委创新形式、因地制宜,结合村史馆建设、农村基层阵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活动等,在全市大力开展村级家风家训馆建设。
按照宝鸡市纪委监委的部署,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实际、注重实效,厉行节约、勤俭务实,在展示内容上,重点以挖掘整理当地历史名人、先贤大儒的家风家训家规为主,同时也展示当代乡贤的家风故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勤廉爱民,带动广大群众崇德向善。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方法,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家风家训资源多的村先行试点,重点打造一批示范样板,在此基础上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带动全市家风家训馆建设全面推开。
扶风县天度镇在建设好家风家训馆、家风文化长廊的基础上,创新运用“互联网+”的传导模式,将传统家风家训融入到手机微信当中,搭建了扶风首个“家风家训E平台”,党员干部和群众可以通过微信扫码的方式看故事、听讲解,这种全新的宣传方式让天度镇的优良家风焕发出新活力……
目前,全市每个县区都建成了10个以上的示范点,今年年底前,将实现全市1700多个行政村家风家训馆全覆盖,让好家风好家训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来自宝鸡市和省内外的党员干部,利用“主题党日”等活动,学习家风家训、涵养清风正气。
眉县常兴镇白家村的白氏家风家训馆建成后,每天前来学习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人们被白氏家族的家风家训深深感染。特别是白起留给后世的“十要十警”家训被村民推崇和传颂,白家村以及附近几个村的村风民风有了明显好转。
如今,彰显宝鸡特色的家风家训馆、家风家训街已成为党员干部和群众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成为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风帆”,成为自我警醒、相互监督的“镜子”,成为唤醒初心、催人奋进的“乐章”,成为激励后人、砥砺前行的“号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宝鸡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是中国廉政思想和廉政文化的起源地之一。无论是在历史长河中,还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改革开放新时期,都在宝鸡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瑰宝和文化富矿。然而,对于优秀家风家训的发掘、整理、弘扬,还不够深入和广泛。为此,宝鸡市纪委监委秉承“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的理念,在抓好“硬件”的同时,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和专家学者,深耕细作家风文化,着力充实“软件”。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挖“古陈仓”优良家风家训文化,形成了以“明心守矩”眉县张载、“见贤思齐”千阳燕伋、“遵规求正”岐山邢氏、“德行为重”麟游甄氏等为主的传统家风家规家训体系,打造“精神家园”。同时,整理出眉县的忠节智勇大将白起、陇县的公允尚书阎仲宇、扶风县的东汉文史大家班氏家族、岐山县的明代监察御史杨武等家风家训,使宝鸡的家风文化更加厚重,市纪委监委还挂牌成立凤县革命纪念馆等红色廉政教育基地,传承习仲勋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革命战士的家风家训,让党员干部和群众接受“红色家风”的洗礼。
宝鸡市纪委将部分家风家训文化编撰成书,作为“廉政礼物”发给全市党员干部。不仅如此,千阳县纪委报送、市纪委推送的《千阳燕伋:见贤思齐》家规家训还入选省纪委、省委宣传部编辑的《三秦家规》;眉县张载家规家训被中央纪委网站刊载,并入选中央纪委编撰的《中国家规》。
围绕家风建设,宝鸡市纪委拍摄制作的以家风家训为主题的专题片《正身当在立业先》、渭滨区纪委制作的《监察御史白鸾:立德立声、忠勤廉洁》等,经省纪委“秦风网”以及搜狐、腾讯等网络媒体转播后,在省内外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宝鸡的优良家风家训文化已经成为姜炎、周秦文化之外的另一大亮点。
切实履行好监督首责
让党员干部涵养家风
“2016年10月28日至11月25日期间,凤翔县水利局财务股股长王振飞分三次为儿子举办婚宴,与此前个人申报严重不符。2017年5月,王振飞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这是省纪委监委、市纪委监委通报的一起典型案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落实党要管党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党员干部要涵养好家风。只有把加强廉洁家风建设纳入到监督管理的范围,才能引导党员干部正好家风、管好家人、处好家事,打造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好队伍。
为了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宝鸡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相关要求,着眼事前申报、提醒和承诺,事后报告和问责,对领导干部、公职人员、村组干部等在办理婚丧嫁娶等事宜做出了规范要求,督促党员领导干部正家风。
宝鸡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党员干部家风建设与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对党员干部家风不正、家教不严,配偶、子女及亲属有负面影响的,运用函询、警示谈话、诫勉等“第一种形态”处理方式及时提醒纠正。完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对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党员干部,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及参与营利性经商活动的党员干部加强管理,对在管辖的区域或业务范围内从事可能与公共利益相冲突的经营性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建立廉情监督制度,特别是在党员干部提拔转任、婚丧嫁娶、传统节日等关键节点,及时提醒,防患于未然。
各级设立举报电话,畅通举报渠道。事中采取暗访和现场跟进监督等形式,加大检查力度,对顶风违纪、明知故犯,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依据有关规定对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直至给予处分。
在此基础上,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为党员干部建立起“电子廉政档案一体化管理平台”,涵盖每名领导干部的基本情况、婚姻变化、家属经商、个人收入等方面,实现干部廉政档案信息动态更新、即时查询,使廉政档案“活”起来,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
打造家庭助廉教育链
让廉洁防线筑得更牢
“宁建国纵容、默许配偶利用其本人职权与他人合伙销售药品牟利,这给我们干部家属敲响了警钟,我们要增强法纪意识、监督意识,管好自己和子女,发挥好廉政‘宣传员’‘监督员’和‘守门员’作用,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在宁建国案“以案促改”大会上,我市一名领导干部的家属说。
宝鸡市纪委监委强化以案说法、以案释纪,针对查处的典型案例,通过“三会一课”、警示教育大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对全市党员干部“敲警钟”。
今年,以宝鸡市卫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宁建国严重违纪违法案为鉴,深刻剖析其“纵容、默许配偶利用其本人职权与他人合伙销售药品牟利”的细节,在全市党员干部中扎实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除了党内监督,宝鸡市纪委监委把家庭助廉作为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第二道防线,和市妇联一起,在全市大力开展“争当廉内助、树立好家风”主题教育活动。活动采取“倡”“签”“警”“赛”“谈”等形式开展。“倡”,就是面向党员干部家属,发放倡议书,引导自我约束;“签”就是和干部家属签订廉政承诺书,让其发挥贤内助作用,从自身做起,自觉履行廉政监督义务;“警”就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警示教育活动,教导党员干部及家属以案为鉴,防微杜渐;“赛”就是在党员干部及家属中开展廉政知识答题活动,形成家庭助廉共识;“谈”就是组织党员干部家属召开家风建设座谈会,提高党员干部家属对家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形成做好“廉内助”的共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立足家庭实际,广泛开展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寻找最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好子女评选、弘扬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等活动,努力建设家风文化,有力推动了家庭文明建设,让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不断发扬光大,为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注入了不竭动力。(宝鸡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