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在办案室,他们是与腐败分子斗智斗勇的党的忠诚卫士,在农村基层,他们是与人民群众心贴心背靠背的脱贫帮扶人,他们怀揣着一颗真诚质朴的心,用“忠诚干净担当”书写着驻村日志,他们是扶风县纪委监委帮扶良峪村脱贫的纪检监察干部。
客观公正:严守扶贫工作底线
2017年底,按照全省统一安排,扶贫系统进行数据清洗,要求把不符合贫困条件的人员纳为稳定脱贫户,纳入后不再享受帮扶政策。驻村工作队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条件和贫困户脱贫5条标准对全村351户贫困户逐一进行研判,时间紧、任务重,还要确保精准无误,这对工作队来说是一个考验。
“张书记,唐家沟组的唐军让是我亲戚,也是你的包抓户,咱们都是熟人,你看能不能把他从这次稳定退出的花名册上去掉,让他继续当贫困户”“魏队长,你们村贫困人口基数大,趁这次有政策,多弄几个人稳定脱贫,这样你们后面工作轻松了,镇上的任务也能完成”,更大的考验往往不在于工作本身。
“你能编造资料,能瞒过检查组,却说服不了老百姓的心,精准扶贫要用事实说话,作为父母官,怎能假公济私,走了形式主义?这次稳定退出,必须严把关口,不多一人不漏一人!”
在良峪村的档案室,至今仍存放着60户因条件不符被列为稳定退出的农户资料,一张张情况摸底表,记录着工作队的辛勤和汗水,一处处签字手印,印证着工作队的认真和严苛。“要让扶贫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始终不忘初心、守住底线,无愧党和人民……”
强基固本:建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2015年,扶风县开展村级党组织阵地建设,良峪村没能及时申报这个项目,得知这一消息后,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到县镇两级进行补报,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填资料、搞预算、跑协调,最终县委组织部将良峪村作为第二批村级阵地建设村之一,新村部的建成为该村未来30年基层党建和村务工作提供了基本场所。
“你们是纪委的,能不能在资格审查的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咱们这些老同志接着干,以后你们工作也好开展”。 2018年4月,正值全县村“两委”换届期间,按照政策要求,新一届村“两委”主要负责同志年龄不得超过55周岁,班子成员年龄不得超过60周岁,几位“老班子”眼看着要被选下去了,心中着急便起了歪主意。但这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并没能说动驻村工作队员们,“纪委包抓的村更要按章办事,让年轻干部上不仅符合组织意图,对村上发展也是利长远的!你们情况熟、经验多,从岗位上退下来后同样可以建言献策,继续为群众服务啊!”在工作队的谆谆教诲下,“老班子”除1人符合条件继续留任外,其余4人平稳退休,新一届“两委”班子成员顺利产生,平均年龄47岁。
心系群众:办好民生服务实事
“你们是纪委的,多报我一户谁敢说不,就算政策不允许,谁会去查你们,难道帮扶干部就是这样见死不救的吗?”贫困户李乃信因厨房偏墙漏洞,特意到村上申请危房改造。但根据政策,危房改造的对象是家中主卧有严重裂缝的贫困户,在被工作队告知后失望地说。
“你说得对,我们是监督者,但同时也是被监督者,所以更要守规矩、知敬畏”“老哥,你不要心灰意冷,咱们一会儿就去镇上报个临时救助,先想办法把你厨房这个窟窿补上,等明年树苗卖了钱,咱就能翻新房屋啦!”
“我是贫困户李乃信,今年享受国家扶贫政策,一亩地五角枫800元的补助,还有1000元的临时救助,在这新年来临之际,我祝所有帮扶干部新年快乐,工作顺利”,这是春节前夕,工作队开展“我对帮扶干部有话说”活动中的一段视频。
帮助贫困户李乃信修缮厨房,帮助危房改造户张芝兰乔迁新居,为因学致贫的唐安龙女儿唐家美申请助学金,为因病致贫的李宗乃送去健康药箱......“只有把群众装进心里,群众才会对我们有话说”,良峪驻村工作队坚信,这叫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发展产业:扶贫路上硕果累累
清明刚过,良峪村鑫丰果蔬合作社种植的大棚樱桃便早早上市,凭借着比普通樱桃提前1个月成熟以及个大、色艳、味美的品质,不但吸引着县内外客商的慕名前往,还为合作社负责人唐争强创下了近50万元的年收入。“你能办个樱桃合作社吗,让咱村的贫困户加入进来,既能让群众增收,还能借着国家扶贫政策把合作社做大做强。”起初,唐争强并没有把这话当回事,驻村工作队见他摇摆不定,便主动联系县交通局,为樱桃园门前争取了一条260米的水泥路,解决了其运输问题。如果说这件事只是坚定了唐争强的产业信心的话,那么后面的一系列工作让他从心底里认可了这支扎实肯干的扶贫队伍。在得知合作社有扩大种植规模的想法后,工作队帮助其在邻村流转220亩连片土地用于新建果园。为解决其资金问题,工作队积极宣传托管贷政策,最终吸纳63户贫困户,入股25.2万元,争取引导资金30万,带动33户贫困户发展樱桃产业80亩,争取帮扶资金30万,带动30户贫困户每年累计分红1.5万元,积极联系县信用联社,为其争取产业贷款50万元……就这样,鑫丰大樱桃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良峪村的126户贫困户也有了增收渠道,群众的日子就像那丰收的樱桃,红红火火、日益甜美。
扶贫扶志:淳正民风增强脱贫软实力
每年农历7月初2的古会是良峪村民独有的节日,这一天,物资交流、文艺演出、群众欢庆,好不热闹!时节将至,村书记侯红社却发了愁,“今年的古会是办还是不办呢?”,一想到村上经费捉襟见肘,还有些许负债,他不禁打了退堂鼓。
队长魏红利曾在宣传部门工作多年,为了给村上节省经费,他托熟人、问价钱、作比较,最终选定了杨凌秦声人民剧团来村演出,这笔开支较往年削减了一半。“村上有县纪委赞助的孝德基金,还有第一书记经费,驻村工作队经费,划拨一部分宣传扶贫工作,既解决了问题又不违反规定!”8月12日,以“好婆婆好媳妇评选表彰”为主题的良峪村2018年古会正式开幕,村“四支力量”为评选的2名“好婆婆”、9名“好媳妇”颁发了荣誉证书。
“一些贫困户本身具备劳动能力,只是丧失了生活的信心,要想彻底摘掉穷帽子,树家风、立民风、带村风是首要任务”。工作队到村后,先后协调县纪委争取2万元“五好监委会”资金,打造100米的廉政文化墙,帮助村上建立“一约四会”,制定脱贫攻坚“红黑榜”,定期评选“五星级文明户”。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修建文化广场、打造“四好公路”,美化靓化环境,不断增强脱贫软实力。
“办好今年的古会算是圆了我的梦,我一定要带领村‘两委’再圆老百姓的致富梦!”村书记侯红社站在舞台中央,看着驻村工作队员们,满怀信心地说。(扶风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