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村干部见利忘义,贪占扶贫资金,把本该属于贫困群众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查得好!这样的干部就该查……”说起榆阳区一村干部违规享受产业扶持资金问题受到党纪处分的事,当地老百姓拍手称快。
今年以来,榆阳区纪委监委持续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强化政治担当,扎实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着力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精准梳理线索。开通了12388信访举报电话,在“榆阳清风网”设置了12388网络举报专区,在全区所有窗口单位设置了“作风建设快车道”二维码,实现快速监督举报,出台《涉及“三个助力”违纪问题实名举报奖励暂行办法》,进一步发挥“信、访、网、电”四位一体投诉举报平台作用,全方位、多渠道收集问题线索。结合区级巡察,在确定巡察对象时,重点选择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乡镇和权力较为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部门,今年已完成两轮巡察,对12个乡镇和4个部门进行了巡察,发现问题63个,移交线索10件。
强化监督检查。区纪委监委带头履行监督这个首要职责、第一职责,制定出台《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等文件,聚焦脱贫攻坚领域,强化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坚决查纠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近期,以全区干部作风问题排查整改为契机,全方位、多轮次开展明察暗访。印发《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检查通知》,抽调财政、扶贫、“两办”督查室等部门业务干部,成立专项督查组,聚焦扶贫项目和干部作风,着力发现项目审批、招投标、工程验收等环节违规违纪问题,着力发现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扶贫资金等违纪违法问题,着力发现各级扶贫干部工作责任不落实、作风漂浮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截至目前,开展集中检查4次,发现问题线索23件,约谈乡镇、部门班子成员63人次。
严肃执纪问责。正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及时制止扶贫领域存在的轻微性和苗头性问题,快查快结、严肃问责违纪和腐败问题。加强协作配合,建立“三个助力”领域问题线索快速移送机制,定期与扶贫、财政、审计等部门联系沟通,对上级督查、部门检查、审计监督等渠道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时移送,统一台账管理,当日分流处置,限期办结销号。今年1-10月,查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74件,立案51件,党纪政务处分52人,诫勉谈话10人,全部公开通报曝光。(榆阳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