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石泉县在持续高压反腐的态势下,把全县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警示教育作为强化日常监督管理的重要抓手,在警示教育的选材上增强针对性,在警示教育的内容上突出本土性,在警示教育的方式上注重多样化,在警示教育的对象上实现全覆盖,切实增强了警示教育的实效性,实现了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现场警示“零距离”。投资1200余万元,在北辰森林公园红色革命景区建成了占地5600平方米的廉政勤政教育基地,其中精心设置了以“激浊扬清 、警钟长鸣”为主题的警示馆,再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查处的典型贪腐案例,特别选取了10个本市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查办的典型案例,通过声光电技术的综合运用,打造了不忘初心、身陷囹圄、自投罗网、贪欲之灾等互动体验造型,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警钟长鸣的震撼氛围,引发参观者的情感共鸣。开馆以来,先后接待参观20000余人次。同时,邀请30名干部群众代表旁听石泉首例县监委移送案件公开开庭审理,目睹一个国家党员干部蜕变为违法犯罪分子的全过程,现场感受庭审宣判和法纪威严,以案示警,以案释法,以案促廉。
深度剖析明法纪。连续三年在全县范围内自主开展“纪律教育宣传月”活动,组建4个宣讲团分赴各镇各部门进行党纪法规宣讲和廉政警示教育。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对照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组织编印《石泉县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读本》,在“廉洁石泉”微信公众号和县党风廉政网开设了《以案说纪》专栏,精心筛选了27个县本级查处的涉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侵害群众利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失职失责以及赌博酒驾等基层易发多发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对其中的违纪情形、处理结果、适用条规、警示意义进行深入剖析和逐一解读,供全县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阅读学习,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案中人”看得见、摸得着,切实增强了纪律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案促改”堵漏洞。在集中利用五个月的时间开展“以案促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转向常态化,凡是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单位,都必须及时开展“以案促改”,做到案件剖析常态化、问题整改常态化、制度建设常态化、监督检查常态化。明确将涉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脱贫攻坚、选人用人、生态环保等七个方面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作为开展“以案促改”工作的重点,通过召开专题学习会、警示教育会、民主生活会,组织党员干部系统学习党纪法规,多种方式开展警示教育,对照违纪事实自查自纠,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时,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建立清单台账,强化整改落实,健全制度机制,提升整改成果。自“以案促改”工作开展以来,共开展各类警示教育活动81期次,受教育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4000余人次,完善制度机制47项。
通报曝光常震慑。全面梳理去年以来查处的脱贫攻坚、生态环保、干部作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领域的违纪违规典型案例,在全县范围内发文通报的同时,利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分类型、常态化、高频次进行曝光,在通报曝光中对违纪干部一律点名道姓、不遮不掩,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以案促教、以案促改。同时,要求各镇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把典型案例通报植入例会学习、专题讨论、廉政党课等日常活动中,把“一张纸”、“一件事”变成“一堂课”,让警示教育入心入脑,切实达到“惩处一个、教育一片、警醒一方”的良好效果。今年以来,全县公开通报曝光违纪违法典型61起84人次。(石泉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