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纪委:精准监督护航脱贫攻坚 处理问责422人
打印

“法门镇杜城村村干部集体骗取惠农补贴资金,5名村干部全部被开除党籍;城关街道原峪村上西组原组长罗新杰侵占集体资金,被移送司法机关,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扶风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纪委要求,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2016年以来,扶贫领域立案113件,党纪政务处分123人,组织处理299人(次)。

夯实责任,全面履行监督职责

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将助力扶贫脱贫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执纪审查的重要内容,县纪委常委会26次专题研究部署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委机关干部会上每周汇报各协作区扶贫领域执纪监督情况,建立常态化跟踪督办、定期报告、工作考评等制度。将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情况列入全县追赶超越考核点评内容,考核结果与纪检干部办案津贴发放挂钩,考核优秀的津贴提高50%,考核一般的降低50%,倒逼全县纪检监察机关责任落实。

“下半年,镇纪委将严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务必消除‘零查处’”。2018年5月,县纪委监委领导对扶贫领域“零查处”的3名镇纪委书记约谈后,段家镇纪委书记现场表态。该县坚持县纪委常委、县监委委员带队,每月对包抓协作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至少检查1次,定期通报镇(街)、部门纪委(纪检组)扶贫领域执纪情况,并对查处滞后的镇街纪(工)委进行“会诊”,采取“一对一”指导、跟案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基层纪检干部执纪审查业务能力。

强化措施,扎实开展专项治理

“您好!请问您对驻在你村的扶贫工作队纪律作风是否满意?如果发现有扶贫干部驻村期间接受公款宴请、在工作日内饮酒、参与打牌、赌博等问题,请随时向县纪委举报……”。今年年初,按照县委、县政府“正风肃纪促脱贫”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安排,该县纪委制定《2018年至2020年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启动扶贫领域专项巡察,结合冯新柱案“以案促改”工作,就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情况开展联合监督检查15轮。

“叔,用手机扫一扫这个二维码,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就能直接举报到县纪委。”11月2日,该县纪委信访室负责人将信访举报二维码张贴到杏林镇良峪村村部门口,并向围观群众讲解操作方法。在畅通来信、来访、来电、网络“四位一体”群众监督举报渠道的同时,该县及时开通微信二维码举报平台。对2016年以来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开展“大起底”,梳理问题线索296条;采取信访举报线索当天批办、次日分流,核查扶贫领域信访举报49件,全部做到了每件有批转、每件必初核。

“杏林镇三官庙村村干部套取惠农补贴、天度镇晁留村原两委干部集体违纪”……这是近年来扶风县纪委查查快办的扶贫领域典型案例。该县对上级纪委下转的线索、媒体通报的线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限定办结时限,确定专人跟踪督办,实行提级直办。2016年以来,县纪委县监委直查直办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件19件24人。

用好“四种形态”,查处违纪问题

“虽然在公益性岗位保洁员工资发放中出现了代签现象,但经镇纪委核查,保洁员工资均已如实发放,出现代签是因为部分保洁员不会写字、村上急于报账。所以,镇党委、纪委决定对大家进行容错纠错,今天集体约谈后,希望各位举一反三,积极整改,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继续认真履职”。在2017年召公镇召开的部分村会计集体约谈会上,纪委书记刘银科的话让在座的村干部卸下了思想包袱。

针对扶贫领域轻微微违纪行为,该县践行好“第一种形态”,对未按照要求开展帮扶工作、资料填写不规范等问题约谈提醒、谈话函询等299人(次),容错纠错18人(次),既有效促进了问题整改,又最大限度保护了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严肃查处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腐败问题,对胆敢向扶贫资金财物‘动奶酪’的,坚决严肃惩处,绝不姑息”。县纪委主要负责人在全县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推进会上强调。2016年以来,该县纪委对扶贫领域截留私分、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腐败问题,一律顶格处理,给予党内严重警告以上处分10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开除党籍5人。

如何充分发挥执纪审查的震慑效应?在县级区域这个“熟人社会”里,该县通过对典型问题的通报曝光扩大社会影响。2016年以来该县已通过文件、网站、电视台等曝光扶贫领域违纪典型案件23起35人。利用县级区域违纪者“不怕受处分、就怕被曝光”心理,让少部分人红脸出汗丢面子,使得大多数人引以为戒受教育。(扶风县纪委监委)


上一条:城固县聚焦扶贫领域深挖严查腐败问题
下一条:驻省总工会机关纪检组 四措并举确保“走读式”谈话安全无事故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