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
打印

父亲的肖像

陈倩儿

悲痛

纵身跳下大河的时候,年迈的父亲知道,他要找的儿子大概已成了冰冷的尸体。

儿子溺水早就超过12小时。前一晚他在工地上干完活,浑身大汗淋漓,想到河里洗个澡,可下水后就再没冒出头来。民警来了,消防队员也来了,说不熟水性,不敢轻易下水。随后,专业的打捞队也来了,但他们说水面广阔,一天的打捞费用得花上3万元。

年迈的父亲管不了这么多。他们一家都在镇上打工,3万元是天价。他没钱,但他还有力气。当年,他用这些力气抱过、背过、打过儿子。现在,他也要再用上些许力气,亲自去捞起儿子。

可刚刚跳下水,他就犯糊涂了。他会游泳,但不懂怎样打捞尸体。河面广阔,白茫茫一片,没给他一点儿暗示。他坚持昂着头游了一会儿,紧张地四处探望,却什么也没找到,只好又爬回到栈桥上。

人们说,男人把悲痛隐藏得最深,但丧子之痛却疼得无处可藏。坐在栈桥边上,这位父亲放下隐忍与含蓄,不顾一切地捶地,痛哭。

也许连那早逝的儿子都没想过,父亲也会有这么多的泪水。

担当

每个选择大抵都包含纠结、犹豫和不舍,更何况是要决定自己哪一个孩子应该活得更久些。莱文碰上的正是这样痛苦的抉择。

这个47岁的英国男人是3个孩子的父亲。相隔一年,他的小女儿与二儿子先后得了肾病。他与两个孩子都配型成功,但一个肾到底应该留给谁?

莱文停在了岔路口。他疯狂地工作,任忙碌和疲惫占据自己,只想忘掉一切。直到一天,他毅然地迈出了第一步。他不再逃避,而是勇敢地去选择,用一个最简单的逻辑——将自己的肾脏留给先得病的那个孩子。

小女儿接受了珍贵的礼物。手术非常顺利,孩子的身体与父亲的肾脏自然结合,没有出现严重的排异反应。为了提高自己的肾脏质量,莱文花了4个多月来调整身体。好消息传来,他兴奋得哭了。可随即,这位父亲的心又分裂成两半,一半是喜悦,一半是愧疚。

他再没多余的肾脏可以留给儿子,只能盼着他人捐献。医生说,一双儿女的病是父母遗传基因所致。莱文说,上帝真的跟他开了个大玩笑。但既然是他的缺陷给孩子带来了痛苦,他就希望能够自己去弥补。在最折磨人的抉择面前,这个善良的男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作为父亲独有的担当。

微笑

“等天暖和,你就能玩转转了”“来。笑一个,Hello!”这些话出现在一对父女间。不是父亲哄着小女儿玩,而是女儿变着法子逗父亲笑。

父亲是一个“渐冻人”,过去4年里,他全身的肌肉一块块退化。起初,妻子照料着他,妻子离世后,女儿就独自接过了这个重担。但24岁的女儿想要做的,绝不仅仅是打理生活起居。

帅气的父亲爱上镜,她就借来摄像机,拍下她与父亲的“小生活”。“生活”只是每天在20多平方米的小房间里重复上演,但可爱的女儿总能制造无限惊喜。

她会突然跳到父亲身边,欢快地喊着父亲大名“赵树山同志,我来啦,嘻嘻!”然后拿起小木梳为父亲一遍遍梳头发。她用摄像头近距离对准父亲,笑着说:“那个人真帅、真帅!”

有时她甚至忘了自己是父亲的女儿。上班时,她每隔两小时就跑回家一趟,帮父亲排尿翻身。为父亲擦拭身体时,她边擦边问他“冷不冷”,还忍不住打趣说:“再不擦就臭了,成臭爸了。臭爸没人要,两毛钱一斤就卖了。”

说这话时,这个年轻的女孩轻轻微笑,仿佛在逗着自己的孩子。

可以想象,十多年前,父亲肯定也曾用相似的技巧,博孩子一笑。而现在,他们的角色却换了个位置。女儿开始挤出轻松的表情,把所有的笑容都堆在了父亲面前。如同20年前的女儿一样,父亲也被逗乐了。尽管,这位缠绵病榻的中年人只是耷拉着脖子,使劲牵动脸上的肌肉,露出了一个艰难的微笑。 (据《中外文摘》)

编辑:韩琳

从今天起,做个幸福的人

星星

人的一生,不论是谁都会遇到许多挫折,但是不管怎样,都要善于用微笑创造让人心情愉快的环境,千万不要摆出一幅冷冰冰的面孔。只要学会时常微笑,会发现你比别人活得更好。

幸福喜欢和灿烂的笑脸相依相伴,而拒绝那些愁眉深锁,怏快不乐的人。不快乐的人,看天天不湛蓝,看云云不灵动;听风风声呜咽,听雨雨声萧萧。就连那轮静美的夕阳都会化作滴血的哭泣。这样的人,就算一份天大的幸福摆在眼前,他也会挑出“悲苦”的骨头。所以,我们该时不时地打开心窗,让快乐的阳光暴晒心灵每一个角落。当我们的心灵被快乐占据。才有可能找到幸福的身影。

从今天起,做个幸福的人——请学会寻找幸福。

幸福有时像顽皮的孩子,当他前来会先蒙住你的双眼;幸福有时又像羞涩的少女,总喜欢把她的面容隐藏在那薄薄的面纱之后,当她飘然而过,望着那模糊的背影,我们才会怅然说道:那,可是幸福?

提起“幸福”,记忆深处总会浮起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儿时,母亲悄悄塞在手里的一颗糖;写作业时,母亲在油灯前纳鞋底陪伴我沉默的身影;在外受到委曲伏在母亲怀中听母亲柔声的安慰。

节日时,一张张盛满祝福和思念的贺卡,手机里传来的温暖短信:儿时放飞在天空高高的风筝,还有过年时那单一的礼花绽放;与亲密的朋友分别后,一封封穿梭在岁月中泛黄的书信;小妹从千里之外打来的电话……

提起“幸福”,记忆深处还会浮现这样一些画面。

与父母、兄弟姐妹相聚,一起轻言细语摆谈家长里短;背着病中的婆母去晒太阳时,她双手紧紧抓住我的那份依赖。

夜深里为电视情节中的主人公洒下的那滴热泪;独处时,随手敲下的一段文字;与知心朋友的一次交心。

春风中,在万米阳光下绽放的第一枚柳芽;夏日里,一场疾雨后高悬天边的一轮彩虹;秋风中,静静飘落的一片金黄;寒风中,自由飞舞的雪花……

也许,你会问:这,就是你的幸福?

是的,时光流逝,能够紧握在手中的幸福,也只是这样一些微不足道的点点滴滴。

一直认为,幸福不是大的悲喜,它只在易感的心灵中。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生活中自然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大悲大喜。但,幸福,就如那随风摇曳的小花儿,伴随我一路走来。只要我用心体味,便能让那淡淡幽香浸润我的心灵。

幸福就像藏在云层后的点点星光,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触摸,去探索,去感受那稍纵即逝的温暖。当你拨开层层迷雾,看到心灵深处的爱和被爱,看到心灵深处最深的宁静——幸福,自会花儿般悄然绽放。

明天又将是新的起点,朋友,从今天起,我们一起做个幸福的人吧!

编辑:韩琳

知识是力量,良知是方向

鲍鹏山

有句很有名的话:知识就是力量。但是我今天要对大家讲的是,尽管知识确实重要,但知识也有局限性。

广义的知识是无限的。知识是对这个世界所有事实的认知。既然世界是无限的,那么知识也是无限的,但人生是有限的。面对世界的无限,我们短暂生命里的知识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们应该允许自己的无知,也应该宽容别人的无知。

没有知识可以被宽容,没有良知不可以被宽容。

我讲一个故事:

有一位父亲发现15岁的女儿不在家,留下一封信,上面写着:“亲爱的爸爸妈妈,今天我和兰迪私奔了。兰迪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身上刺了各种花纹,只有42岁,并不老,对不对?我将和他住到森林里去,当然,不只是我和他两个人,兰迪还有另外几个女人,可是我并不介意。我们将会种植大麻,除了自己抽,还可以卖给朋友。我还希望我们在那个地方生很多孩子。在这个过程里,也希望医学技术可以有很大的进步,这样兰迪的艾滋病可以治好。”父亲读到这里,已经崩溃了。然而,他发现最下面还有一句话:“未完,请看背面。”背面是这样写的:“爸爸,那一页所说的都不是真的。真相是我在隔壁同学家里,期中考试的试卷放在抽屉里,你打开后签上字。我之所以写这封信,就是告诉你,世界上有比试卷没答好更糟糕的事情。你现在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我可以安全回家了。”

这封信说明,一个人在知识的试卷上可以犯错,

甚至不止一次犯错,一辈子犯错,我们到老了都是无知的。但是在良知问题上,可能犯一次错,我们就万劫不复了。所以,比事实判断更重要的是价值判断。事实判断,我们做不到什么都懂,但是做人要有良知,要有价值判断力,这一点还是应该尽量做到的。

今天社会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判断力。教育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文化素养。

知识就是力量,但良知才是方向。

编辑:韩琳



下一条:毛泽东关于党内监督的思考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