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惩用科研项目“圈钱”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王新海,因涉嫌贪污罪和行贿罪走上法庭受审。他利用担任科研项目负责人的职务便利,单独或伙同他人,套取科研经费共计576万元。王新海案的审理,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全面从严治党没有盲区、正风肃纪没有禁区,把科研项目当“圈钱”工具只会身败名裂。
“你是猪啊?就知道吃。一碗面条这么贵,吃方便面!”
——吉林省白山市政协原副主席褚来福,因受贿850万余元被判有期徒刑10年。而近日媒体又披露,正是这位贪官,曾在台上大讲廉政,甚至还有为了“廉政”几乎不近人情的另一面。他带大伙出差时,为省钱住地下室,有同志建议吃一碗16元的面条,竟遭到他的大骂。
“两头占”只会“两头空”
——近期,贵州省纪委通报多起党员领导干部违规兼职取酬典型问题。当官发财,应当两道。个别党员领导干部想方设法在官员和“兼职”的双重身份中穿梭,暗中获取额外利益,妄想“两头占”。这是纪律不允许的,最终必将落得个“两头空”。
涉贪官员死后违法所得仍将被追缴
——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任润厚涉嫌受贿、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违法所得没收申请一案在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扬州市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支持申请,申请没收任润厚的违法所得共计1209万余元。此时,任润厚已因病死亡近3年。据媒体报道,新刑诉法实施后多地出现没收死亡被告人违法所得案例。
党内法规体系成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从制定中央八项规定到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从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到出台《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从制定《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到印发《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5年间出台或修订了超过50部党内法规。这标志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体系基本建成,制度的“笼子”不断扎紧扎密扎牢,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制度保障。
国务院扶贫办发文刹形式主义风
——为解决扶贫领域依然突出的形式主义问题,国务院扶贫办近日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制止频繁填表报数、迎评迎检、陪会参会等大量耗费基层干部精力的行为,维护脱贫攻坚工作正常秩序。通知明确,国务院扶贫办将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媒体、社会等监督力量的合作,及时发现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等问题,对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影响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予以曝光。
“官不逢时”心态该休矣
——面对当前正风反腐高压态势,仍有个别领导干部不时来句“官不逢时”的抱怨。《解放军报》评论称,“官不逢时”看似个别人的不健康心态,却有一定代表性和很强腐蚀性。表明这些人淡忘了共产党人的宗旨和初心,错把病态当常态,对此必须要从思想上加以根除。
官员“绰号”,往往也是腐败信号
——据报道,北京门头沟原区长王洪钟的案件警示录中提到,他大搞拆迁和“政绩工程”,被称“王指倒”,类似的官员绰号在查处的贪官身上并不鲜见,如“拆迁大佐”(沈培平)、“六百帝”(万庆良)、“武爷”(武长顺)等。《新京报》评论称,绰号是群众对官员形象的一种画像,通过这些带着戏谑色彩的绰号,往往能“窥斑见豹”,进而顺藤摸瓜,查明就里,惩腐肃贪。
编辑:马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