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
打印

放下臭架子做好官样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做好“样子”》一文中说,“少数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后,滋生了当官做老爷的封建习气,像模像样地端起了‘官架子’,独断专行,脾气越来越坏,生活要求越来越高,与下属和群众越来越远……”时下,这种现象仍大有人在,老百姓反感地把这种派头、架子称之为“臭架子”。

大凡爱摆架子的人,往往德不胜其位,才不胜其职,内心虚热。为此,当了一点官后唯恐旁人不把他放在眼里,才端起架子吓人,以显示自己的存在。德昭才旺的人是没有架子的。鲁迅先生堪称当代圣人,周恩来总理身居要职日理万机,胡耀邦同志官至中共中央总书记,他们都始终“俯首甘为孺子牛”,从无架子,而普天之下又有谁不对他们敬而仰之!

架子大得人,官瘾也大,根本无志于把公家的事办好,对上对下是两面人,看重的只是手中的权利,思想深处是封建残余积弊下来的恶习、陋习。现实中不难听到这样的感叹,说某某当上领导就立马换了一个人似的,走路开始装模作样了,小眼儿变得只会往上瞅了,小脸儿板得铁青一块,好象谁都欠他大堆钱一样了,笑容学会区别不同对象地绽放了,阿谀奉承的话听着觉得顺耳了,同事变成下属后就愈发蠢笨得不可救药不骂上几句不行了,老百姓越来越没有素质不听招呼屁事忒多了……

细想一下,一个人有了点阅历,把世事看透一点,把人生辩证思考,臭架子也就放下来了。大学者梁实秋对此曾有过一番高论,他说:“我们平常以为英雄豪杰之士,其仪表堂堂确实与众不同,其实那多是衣裳装扮起来的,我们在画像中见到的华盛顿和拿破仑固然是奕奕赫赫,但如果我们在澡堂里遇见二公,赤条条一丝不挂,我们要有异样的感觉,会感觉脱光了大家其实一样。”

梁先生的话讲得有点玩世不恭,但细细品味确实至理、入木三分。不是吗,“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谁能把官当一辈子,再大的官架子,把那身“官皮”一脱,赤条条一个,不又成了老百姓?广大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是人民的儿女,我们的官位正是有了无数人民群众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哪容许高居老百姓之上摆官架子的权利呢! (王全洲)

扶贫变成“养懒汉”是措施不精准所致

当前,随着扶贫工作力度加大,各种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在农村落地,而有些地方却错把扶贫当成慈善救济,无条件的给予贫困户金钱和物质的扶持,使政策变了味,扶贫变成了“养懒汉”。

面对这些走偏了的“怪现象”,一些游离于贫困边缘、还想“争口气”的农户困惑:这么好的政策怎么都给了“懒汉”,为什么就与我们这些勤勉的人无缘呢?那点本就脆弱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支柱,在源源不断的各种优惠政策“与己无缘”的现实面前,因心理失衡而彻底崩塌,不仅对扶贫工作不满意,甚至为了讨个说法到处上访,激化新的社会矛盾。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能一味地怪贫困户没志气,一味地怪农民价值观偏离,我们更应该反思:基层在贯彻落实政策精神、帮扶贫困户脱贫时,是让贫困户因勤奋而日子越来越好了,还是让勤劳的人因羡慕对贫困户的帮扶而变得越来越“贫困”、越来越懒惰了?这是个导向问题。一定要让勤奋者比懒惰者过得好!

“幸福美好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靠艰苦奋斗来创造。”如果导向不对,那就是我们帮扶的措施不精准,错把扶贫当救济了。地方政府和工作人员必须总结自身原因,反思决策是否具有科学性和长效性。对扶贫对象一定要精准识别,扶贫措施一定要精准施策,切忌急功近利,形成错误导向。应注重用社会爱心暖化庸懒者冰封的希望之心,进而激发自力更生的激情与内在动力,让更多贫困户通过艰苦奋斗来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张彭飞)

言传身教正家风

一个家庭是一滴水,只有每一滴水清澈明净,方可汇聚成透彻洁净的河流。林则徐说过:“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古人的廉言廉语如春雨润泽社会,成为家风继承中的名言。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当前,各级机关、社区校园等地方,积极响应党中央和习总书记号召,通过组织党员干部、社区群众、青少年学生观看廉政视频短片、听廉洁家风讲座、签订家庭助廉责任书、廉洁家风承诺书,发放“树廉洁家风、建和谐家庭”倡议书等形式,倡导人们传承廉洁家风新风尚,争做好家风、好家庭建设的引领者、示范者。

笔者认为,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应带头正品行、立家规、严家教、树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以好家风促党风政风带社风民风。首先要带头以德传家。要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传承优秀传统家风和伟人的优良品质,教育引导家庭成员修身慎行、怀德自重,去庸俗、远低俗,在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等问题面前保持心明眼亮,树立正确价值观。

其次要带头以规立家。要对照党纪国法,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提炼、订立既传承优秀家风文化,又富有时代特征、家庭特色的家规家训,并自觉践行,使之成为指导每位家庭成员和子孙后代修身齐家、健康成长的“传家宝”。

最后要带头以严治家。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遵家规守家训;同时要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管好身边人,育好下一代,引导家庭成员自觉遵纪守法,做到公私分明、勤俭自立,带领家庭成员共同经营好家庭、履行好职责、服务好社会。

(刘应珊)

对上坦诚莫逢迎

今年第三期《秘书工作》杂志登载了王东川文章“奥巴马团队成员谈白宫生存之道”,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无论对总统的意见赞成与否,都必须对总统坦诚,甚至对他敢提出反对意见。历史已经证明,逢迎对白宫危害极大,可见白宫的生存之道就是对总统必须坦诚,坦诚的敢于对总统提出反对意见,绝对不能逢迎。

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都有一个团队管理,团队里都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和谐相处,才能治理好。首先领导者要实施正确、民主、科学的领导,同时被领导者必须对领导坦诚,不一味奉承迎合,这是治理好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最佳途径。

坦诚的说,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对领导很不坦诚、百般逢迎;有些人对自己参加会议举手通过的决定和决策会后拒不执行,散布种种不满言论和消极情绪;有些人投领导者所好,赞成支持领导的错误主张,甚至给领导出瞎主意,事情败漏,反戈一击,推卸责任、洗清自己;有人千方百计巴结、讨好上级,上级调研检查时,说假话看假象,陪吃、陪玩,极尽欺骗、蒙蔽之能……如此等等,给人民造成伤害,给国家造成极大的损失。

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的领导能力大大加强,党内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不断解决,党风政风为之一新,极大的增强了人民群众的信心、信任和信赖,坚定了“四个自信”。如此,正是各个社会成员在治国理政各方面大显身手的最好时机,只要坚持“对上坦诚莫逢迎”,上下同心,就会做出切合民意和实际的决定和决策,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就会大大加快,复兴之梦一定会早日实现。

(苏积成)

编辑:韩琳


上一条:声音
下一条:商洛市:精准护航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