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碗吃饭
打印

猛一看标题,有人以为这是句废话,不端碗能吃饭吗?其实不然,这是笔者到某县邮政分公司办事接受的“新规”。

该县邮政分公司规定,凡上级业务部门领导干部,无论级别大小、职务高低,公务接待一律每顿饭每人两个碗,自行到职工食堂窗口打饭就餐,免去了过去接待的繁文缛节,剔除了以前宴请觥筹交错的忙乱。

置身这样的环境用餐,笔者倍感仅一个“端”字就把“两学一做重拾自信”落到了实处,让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回到了原生态,不禁为“端碗吃饭”拍手叫好。

端碗吃饭有利于铲除腐败的温床。纵观那些落马官员,饭局成为腐败的滋生地,其腐败轨迹几乎都是以饭桌为原点,开始向外扩张伸手。查处的权钱交易、权色交易,都是在盘满杯溢中来往,也都是在饭桌上饭桌下进行交易。端碗吃饭把领导干部公务吃饭这个“小事”,晾晒到群众眼皮子底下,置于集体公开场合,让领导干部“不想腐”,也确实“无法腐”。

端碗吃饭有利于减少浪费。曾几何时,“舌尖上的浪费”比比皆是,公务吃饭扭曲成一件不再简单的事情。接待方要讲排场,被接待方要有身价。场面越大,似乎才能表达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尊重。就连正常的工作走动、业务往来,也要靠吃饭维系。但推杯换盏之后,谁还在意“吃饭”这件事本身,往往是另有节目,没有人会在乎是花谁的钱,食物是否会浪费。端碗吃饭至少吃多少打多少,不管是二两米饭三样菜,还是一碗面条半碗汤,都是按需索取,不至于造成过多的浪费。

端碗吃饭有利于干净干事。干净,就是一种物质上不惑、白袍不染墨,而且在品德上是清气朗朗、清风徐徐。端碗吃饭把领导干部的工作态度,不搞特殊化的要求,一目了然呈现给大家,彼此不必揣摩心思,不必投其兴趣所好,只管一门心思务正业、促发展。这个端在领导干部手上的饭碗,与个人政治前途无关,更不是一门“政治学”,那些所谓的“饭局文化”、“饭局经济学”,在端起来的碗里统统化为泡影。而通过端碗吃饭,滴酒不沾拿到的批文、合同和项目等等,就明确的告诫所有人,工作离不开吃饭,但干净的人、干净的事与吃饭丝毫没有关系。

端碗吃饭有利于转变工作作风。过去,常有群众抱怨领导干部“坐车观花”、“酒店消费”、“包厢用餐”、“分灶吃饭”,也有群众给领导干部提意见,说现在的领导干部是杯、盘、碗、盏、盅“五全干部”,由此可见领导干部与群众有了什么样的隔阂。领导干部走进食堂与群众同端饭碗共吃饭,不仅拉近了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彼此感情的浓度,凝聚了大家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力量,更有利于用“饭堂阵地”掌握基层实际,摸清一线状况,听到群众真实心声,进行科学研判,做出正确决策。

“端碗吃饭”在县邮政分公司成为规矩,实行起来不管有没有阻力,但这种立起来的制度和规矩,完全符合党中央的规定,是“两学一做 重拾自信”最好的教材,无疑有利于领导干部管住贪吃的嘴,守住廉洁的心,养成自觉拒绝餐桌上另有弦外之音的诱惑,值得大力推广提倡。

编辑:马海东


上一条:声音
下一条:用信念坚守责任担当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