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创新推行干部监督工作新模式
打印

纪委是监督人家的,谁来监督纪委?面对这样的疑问,宝鸡市纪委践行“四种形态”,在全市创新推行干部监督工作新模式。今年以来,16名监督不力的纪检监察干部受到责任追究,无死角、无盲区、无例外的监督机制正在宝鸡市成为新常态。

“三个办法”戴上“紧箍咒”

“你们怎么还有这么多镇街零查处?监督责任是怎么抓的!”今年3月,宝鸡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杨政国约谈9名县区纪委书记,面对面传导压力,督促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履职,各级纪委也相继建立了约谈制度。

今年,宝鸡市纪委专门发出通知,在全市12个县区落实了负责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的分管领导、内设室部、确定具体工作人员46人,全市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工作格局。

宝鸡市纪委及时修订出台了《纪检监察工作综合考核办法》、《执纪审查工作考核办法》,全方位考核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将执纪审查单列,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能上能下、评先评优的重要尺子。同时,起草制定《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实施办法》。“三个办法”为监督者戴上了行使权力的“紧箍咒”。

今年7月,市纪委要向省纪委报送全国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推荐哪一家?最终,岐山县纪委因近年来考核中成绩优异被选送,其他县区纪委干部心服口服。

目前,宝鸡市各县区纪委正在换届,在研究县区班子成员进退留转时,市纪委运用“三个办法”,谁干得好让谁上,干得差就下,匡正选人用人导向。

“三本台账”织密“防护网”

“陇县农村商业银行职工王某实名举报他们单位的纪委书记、监事长在组织谈话中殴打自己。”“群众举报宝鸡公路管理局纪委书记刘某违纪问题。”去年以来,市纪委干部监督室对直接接收到的32件问题线索逐一核查,分类登记建立了台账,完善了资料。

打开宝鸡市纪委建立的“三本台账”,所有纪检监察干部的情况一目了然。基本信息台账,录入了全市编制内1079名纪检监察干部的档案;群众反映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台账,对线索分类管理,一案一档一编号,将信件、拟办意见、办理结论等规范整理、归卷管理,并“纸电结合”,双录双管,做到眉目清楚,有效防止了压报漏报;市、县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领导机构和工作人员台账,实现了监督工作全覆盖。“三本台账”犹如三面“透视镜”,加强了对干部的动态监督,搭起了市、县区两级监督平台,织密了“防护网”。

市纪委对群众反映纪检监察干部的信访件实行归口管理,统一由干部监督室承办。凡是省纪委转办要结果的信件,一律由干部监督室直接办理,不再下转办理。凡是转办下级要结果的信件,要求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直接办理,不允许再向下转办。凡是下级报送的信件办理资料,认真审核把关,重点审查证据支撑、证据链完备等,确保每件信件都能经得起历史检验。

“六项制度”筑牢“防火墙”

早打“预防针”,多当“保健医生”的严管才是对干部的真正厚爱,宝鸡市纪委出台“六项制度”,给干部筑牢了“防火墙”。

提问督学制度,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要领导随时对理论学习、业务知识进行现场提问,解决“本领恐慌”。实名打分排序评价制度,机关干部给班子成员和县处级干部实名打分评价,班子成员和县处级干部给其他干部实名打分评价,结果通报本人,诊治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等机关病。常态化监督检查通报制度,对委局机关各室部和办案点工作作风进行检查通报,采取县区间背靠背交叉检查的方式,对派驻机构和县区每季度检查通报,让干部“红脸出汗”常态化,今年第三季度发现工作问题22件。群众反映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月报制度,再给瞒报漏报装上“火眼金睛”。推行上挂下派制度,畅通干部出口,委局机关首次选派1名年轻干部任千阳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1名干部挂任岐山县纪委副书记。问题线索处置流程制度,详细规定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办理,有效遏制了违规操作。

同时,宝鸡市纪委还引入新闻监督、舆论监督、网络监督以及外聘监督员等形式,对纪检监察干部实行全方位监督,增强自身“免疫力”。

“一本册子”时刻“敲警钟”

现有的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监督管理文件和规定,大多比较笼统抽象,针对违反工作程序等一般性工作环节管理监督的多,对一些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和环节制约不够。为改变这种现状,宝鸡市纪委启用新的内部监管模式,把各项制度和规范进行“编程”,规范内部管理,印发了《委局机关管理制度汇编》,分队伍建设、会务管理、政务管理、事务管理重新修订了30项制度,对制度执行的弹性空间做了压缩。

目前已经形成了管人管事配套完备的制度框架,规范执纪监督权力运行。“一本册子”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的过程中要讲纪律、守规矩。同时摘录了与全市党员干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认识模糊易犯错误的、应知应会的纪律条款等内容,言简意赅、阐述精要,时刻敲警钟,减少和预防以信谋私、以案谋私问题的发生。

目前,宝鸡市纪委还探索建立办案点临时党支部制度,强化办案人员党员意识和规矩意识。建立八小时外“结对子”监督制度,党员干部之间结成对子,党员干部与家属子女之间结成对子,常吹“廉政风”。

建立纪检监察干部外出报备制度,从细微处入手,抓早抓小,拧紧监督螺丝,用铁的纪律打造反腐铁军。

编辑:马海东


上一条:磨刀不误砍柴工——紫阳县加强镇纪委规范化建设纪实
下一条:新论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