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主体 强监督 促开发 保民生——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托管体制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模式探索
打印

沣东新城自2009年成立以来,扎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经过几年的探索运行,有成效、有特色、有创新。特别是按照探索创新的要求,于2011年起在全省率先托管了辖区的街道、农村,全新的“开发区+行政区”管理体制,要求建立相应的纪检监察新体制、新机制。既区别于传统开发区体制,党风廉政建设除“开发区”本身及“开发建设”领域外,要全方位覆盖街道、农村(社区)各层级,涵盖民生保障、社会事务、执法管理各领域。又区别于行政区体制,党风廉政建设要按照开发区融合行政区新模式运行,整合职责“大部制”、精简高效重监督。

一、健全责任体系,落实“两个责任”

一是形成以上率下、上下联动的责任网络。党工委一班人发挥表率,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坚持做到“四个亲自”,班子成员对所分管部门负总责,坚持做到“五个一”,专门成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研究完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体系,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全面监督5个街道、3个直属党委、纪委及125个村(社区)和非公党组织的“两个责任”网络,层级传导,责任到人。

二是确保“两个责任”落实的制度化。从解决“两个责任谁来抓、抓什么、如何抓”着手,按照总体原则和要求,立足自身实际,及时制定了落实“两个责任”的实施意见,涉及3个方面19条,细化分解党工委主体责任和纪工委监督责任,逐项梳理明确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责任内容,列出责任清单,确保有章可循、有效落实。

三是层级分解责任,强化督促落实。细致安排当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层级落实“一岗双责”,并签字备书。不断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以检查促落实。去年已逐一约谈28名街道和部门负责人,两次专项检查15个街道、部门“两个责任”落实情况,查找不足,督导整改。强化公安、税务、质检等垂管部门行风政风评议,促进廉洁高效。

二、聚焦主责主业,强力推进“三转”

一是转职能,突出主责。首先做好“减法”,纪工委书记不再分管与纪检监察业务无关的工作,精减退出议事协调机构14个,暂予保留涉及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8个,基本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集中精力抓党风廉政建设。其次做好“加法”,完善纪检监察体制机制,强化监督执纪和办案力量,按照“大部制”、精简高效要求,纪工委和监察局合署办公,成立纪检监察局,同时加挂审计局牌子,“一套人马、三块牌子”。优化调整纪检监察审计局内设岗位,设立宣教组织、党风政风、案管信访、两个案件室、案件审理及审计7个岗,共14名工作人员,明晰职责,互补互衬,实现了归口对接上级纪委,分类监督街道、部门,保障纪检监察工作有序运行、规范提升。

二是转方式,突出监督。由“参与监督”向“监督问责”转变,突出执纪办案,保持警示高压。坚持抓早抓小抓及时,处早处小处及时,共提醒谈话32人,重点约谈8人。加强同司法部门的协调配合,与未央、长安及市法院、检察院建立办案移交制度。畅通信访举报,拓宽案源渠道,在门户网站开设“廉政举报直通车”专区,在政务大厅和信访大厅设立固定工位和举报箱,方便群众举报。做好线索的收集、管理和处置,将举报线索第一时间直接交案件室研判,减少流转环节,提高办案效率。2014年受理信访举报179件、办结151件,各类网站投诉139件、办结135件。

三是转作风,突出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及时摸清了部门、街道纪检监察和村(社区)监委会干部队伍状况及履职状况,选派20余人参加上级纪委组织的培训,加大协作办案和以案代训。对7个内设岗人员采取AB卷管理,每岗设负责人和配合人员各1名,形成相互监督制约机制;各岗负责人在另一岗又担任配角,以加强对整体业务的学习和掌握,克服业务知识单一和人员不足的问题。规范完善了纪检、监察、审计工作流程,衔接有序,刚性约束。

三、狠抓案件查办和警示教育,保持高压态势

一是坚持“有案必查、有贪必肃、有腐必惩”,始终对腐败保持“零容忍”。克服新体制、新员工等不足,在两个案件室的基础上,推行全员办案工作模式,充分调动和整合人员力量,既克服了人少的不足,也营造了“人人要办案、人人会办案、人人办好案”的积极氛围。不断加大自主办案力度,促进办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二是突出重点,严查违法用地、工程招标、治污减霾、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领域的失职渎职、权钱交易问题,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截至目前,共受理案件300件,初核100%,立案查处51件,党政纪处分51人,移送司法机关7人,已挽回直接经济损失7600多万元。开设廉政账户,收缴违纪资金46.6万元。

三是强化警示教育,先后组织“秦亡于奢”警示报告、少管所现场警示教育等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9场,通报亮相被处理的干部员工和违纪违法事实,警示效果明显,“不愿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氛围越来越浓厚。荣获市纪委案件查办先进集体,2名员工获先进个人。

四、常态长效刹“四风”,开发民生共保障

一是以刚性执行力促进开发建设。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党的政治纪律,经常性教育党员干部增强党性,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严格请示汇报,严格实行领导干部外出审批报备制度,常态化抓工作纪律,突出抓好重要节点监督检查,共明查暗访12次,要求作出整改承诺书121份,批评和纪律处分11人,确保党的纪律、上级要求和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刚性执行,全力推进开发建设。2013年目标考评获西安市优秀开发区称号、西咸新区第一名。

二是以良好作风促进民生保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抓好群众路线的整改落实,同比压缩会议31%、文件24%,清理办公用房540平米,清退超标公车7辆,严格“三公”经费预算和绩效管理,同比下降18%。健全长效机制,修订完善《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车辆定点维修意见》等制度,启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严控资产采购规格,严格落实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扎实开展纠风工作,抓好会员卡和商业预付卡清理,积极查处会所、培训中心的腐败行为。在门户网站增设“四风”问题专项举报窗口,加强群众监督。定期组织开展民政、农业、社保等惠民资金落实的专项检查,查缺补漏、规范到位。

三是以长效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强化制度约束,不断完善惩防体系建设。干部任免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党工委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强化干部监督,84名处级干部均报告了个人重大事项,对负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坚持离任审计,扎实开展“裸官”、“吃空饷”等专项整治。修改完善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建设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制度10余项,政府采购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全部上省、市平台,学习贯彻《陕西省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审计条例》,同步跟踪审计拆迁项目124个,已审减资金3.4亿元,进一步扎紧制度的笼子,确保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作者系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纪工委书记)

编辑:马海东


上一条:公车私用并发生交通事故是什么性质的违纪行为
下一条:加强基层流动党员党风廉政教育工作的思考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