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共初核案件线索242件,同比增长71.3%;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112件,同比增长83.7%;给予党政纪处分150人,同比增长108.3%,办案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汉滨区纪委积极落实“三转”要求,突出主业,把查办案件工作紧抓在手,以落实“四个一”办案工作制度为目标,不断改进办案思路、提升办案水平,矢志不渝地为推动全区转型跨越发展、百姓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建立一支高效有力的办案队伍
去年以来,汉滨区纪委按照“三转”的要求,调整内设机构,案件检查室由1个增加到3个,案件检查和执纪监督部门配备干部20人,占委局机关干部总数的44.4%。
从领导分工上,也倾向案件查办工作。在区纪委领导班子中,除副书记外,5位常委中有3位主抓案件查办工作。
以往,在全区纪检监察机关中,有法律、财务等专业背景的同志为数不多。今年,区纪委拿出3个编制,通过全省统一招考,为案件检查室新招录3名公务员。同时,将6名有查办案件相关专业背景的干部调配到案件室,充实办案力量,优化队伍结构。
区纪委监察局还协调组织人事部门,为34个镇办配齐了纪委副书记和纪检专干,解决基层办案力量不足的问题。据统计,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检查和执纪监督部门配备的干部较十八大前增加42名。
建立一套严格规范的办案程序
汉滨区纪委案件检查室的工作人员对办案流程图中的每一个环节的程序和要求都熟记于胸。按照要求,办案人员每接手一个案子必须先填写《案件主办人审批表》,确定案件主办人。同时将办案中的安全风险点、廉洁风险点、质量风险点分解到每个工作环节和人员,形成办案安全链。
为确保群众来信来访“件件有着落”,该区还建立了案件线索集中管理和集体排查制度,除了逐件收集、审核、分发、督办每一个案件外,还把纪委“不该管”、“管不了”的事,依法转交给职能部门,做到履职不缺位、尽职不越位。
“凡是收集到的案件线索,都由我这里统收统发,所以每一个案件的去向我一清二楚。”小薛自信地说。小薛所在的案件监督管理室,不仅要对案件的调查和处理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督办,还要通过回访被调查对象等方式对办案人员文明廉洁办案情况进行监督。去年以来,区纪委累计对19起案件进行了跟踪督办,开展办案回访工作28次,回访被调查对象33人。 建立一套有效管用的工作制度
推行片区纪工委制度,加强对基层办案工作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办案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为基层办案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促进案件快速、准确查办。
建立乡镇办案协作区制度和办案人才库,使区纪委能够统一指挥调度办案力量,形成办案合力。
分级建立信访举报三级问题库,由建库一级纪检监察机构按照“初信初访快速处理工作办法”快速受理、快速查处、快速答复,完结后进行销号。
……
这是近年来,汉滨区纪委在办案工作实践中,总结探索出来的一系列办案工作制度。其中《镇办办案协作区制度》、《初信初访快速处理工作办法》得到了省纪委的高度肯定,并在全省范围进行推广。区纪委查办案件工作连续3年在全市十个县区考核中名列第一。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
“不好好地查几个案子,都对不起区纪委领导的支持!”大河镇纪委书记兴奋地说。去年以来,区纪委为34个镇办的纪委统一配发了电脑、打印机、照相机、录音笔等办案设备。委局机关也都装备了便携式复印机、打印机、笔记本电脑等“高级设备”。这样大范围、高配置地配发装备还是汉滨区纪委史上第一次。
为保障办案工作经费,将办案工作经费统一纳入镇办和区直部门财政预算,给予充分保障。同时,以“以奖代补、一案一补”的方式,对办案单位给予奖励。
不光在硬件上改善办案条件,在提高软实力方面,区纪委也“不惜血本”。去年共选派60名办案骨干前往中、省纪检监察培训机构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办案队伍的素质。
区纪委还通过建立定期汇报和约谈等制度提升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工作力度。去年以来,区纪委累计约谈零办案镇办纪委书记19人,对一名有案不办的镇办纪委负责人给予了党纪处分。
编辑:马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