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向阳:“四个全面”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四个全面”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从严治党,这是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根本宗旨决定的。全面从严治党既是这一规律的具体体现,又是对这一规律认识的深化。共产党执政规律要求必须深刻把握基本国情,“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国情最深刻的把握。“四个全面”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四个全面”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改革中实现繁荣、在法治中推进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两个轮子一起转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要求。同时,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在很多方面又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论断使我们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深化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部署深化了我们对于法治中国建设的认识,深化了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
“四个全面”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不断把握和自如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不仅科学把握中国的现实国情,而且始终把握时代潮流和世界变革的大趋势,始终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上发展。总之,“四个全面”每一个全面所具有的历史现实未来的时间维度,在这个维度中展示出来的进步和繁荣,正是人类发展规律生动和丰富多彩的体现。(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厉以宁:反腐败与经济发展正相关
我敢这么说,总的来看,反腐败斗争是推动了经济发展,因为它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激发了人们的信心,调动了积极性。在中国要防止泡沫经济,必须使经济增长有扎实的基础,同时还要惩治腐败,使政府既廉洁又高效率。腐败现象会使国家受损失、消费者受坑害,市场秩序遭到破坏,政府的信誉也大受影响。因此,规范市场秩序的过程也就是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的过程。“从事融资筹资工作的人,从事人事组织工作的人,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都与“资源配置效率”有较大的相关性。从事融资筹资的人是直接来参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做人事组织工作的人他们是在人力资源上能够做到最佳配置,提高效率;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是把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意味着,许多看似不直接参与经济生产的人,其实都与资源配置的效率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保持这些群体工作的廉洁高效,防止发生腐败,将最终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反腐败与经济发展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反腐败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使中国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轨道。(作者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
张维为:建构强势话语与韬光养晦并不矛盾
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已成为理论界、学术界的一个共识。但也有人担心,这是否与我们韬光养晦的外交理念相矛盾?实际上,韬光养晦主要指的是根据自身实力确定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位置和作用,不盲目当头。建构强势中国话语与之并不矛盾。中国人从来不想惹事,想低调做事,遗憾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由西方意识形态主导的西方媒体上充满了对我国的偏见和负面报道。这背后是许多西方人盲目的政治自信,是“历史终结论”的影子在作怪。所以,我们要点破和解构这种西方话语,指出其不智和荒谬之处。同时,我们要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把我国的事情说清楚,对国人说清楚,也对世界说清楚。西方的一个特点是承认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强大后,它才会尊重你。增强我们的软实力,一个重要环节是建构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必要的交锋,这个坎是绕不过去的。只有通过交锋,才可能交流得更好。在西方,如果人家向你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你避而不答,那你就输了,你所代表的国家就输了。所以,我们应自信地回应西方话语的挑衅,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把自己的话语体系建立起来。我的感受是,中国话语可以走遍天下,我们可以用中国话语把中国的事情解释得清清楚楚,也可以把世界的事情解释得清清楚楚。中国话语体系的受众,特别是海外的许多受众,总体上是比较自信的,有的是出于宗教信仰,有的是出于意识形态信仰,有的是被西方媒体洗脑了。所以,很多人是盲目自信,喜欢教训中国,但经不起交锋,真的交锋起来,一点就破。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我们继续沿着自己探索的成功之路前行,我们将更为强大。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用自己的话语清晰地向国人、向世界说明我们从哪里来、走什么路、往哪里去,自信地回应海内外对中国的成绩、问题和未来的一切质疑。我们已经无法回避外界的质疑。我们必须加强中国话语建设,建构全面、透彻、强势的话语体系。我们党已经形成自己的许多话语,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都是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凝聚全党共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确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大意义。(作者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马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