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纪委和中央文献研究室联合编辑出版的《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既是对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战略思想和实践脉络的科学写真,又反映了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目标和新战略,对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法治反腐的新阶段。法治反腐强调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腐败预防重在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腐败惩治重在于法有据。学习《摘要》,使我们对法治反腐的新目标、新战略和新路径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摘编》的重要论述,使法治反腐的目标更加清晰
目标就是方向,法治反腐强调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全过程,因而法治反腐不能是没有目标的盲动行动。《摘要》收录了习近平的重要论述中,聚焦了多层而明晰的法治反腐败目标,是反腐败斗争取得胜利的基础和前提。
法治反腐的第一个层次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围绕中心、服务的大局,就是实现“中国梦”这个中心和大局。
法治反腐的第二个层次目标是建设廉洁政治。习近平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政治立场。建设廉洁政治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修复政治生态、化解政治风险、凝聚民力民智的重要基础。建设廉洁政治,就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依法防范领导干部私人利益对公共利益的侵害,是解决干部清正问题的核心。政府是否廉洁、廉价,能否依法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检验政府清廉与否的重要标准。是否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判断政治清明程度的重要依据。
法治反腐的第三个层次目标是遏制腐败滋生蔓延。习近平指出,腐败蔓延的势头尚未有效遏制。我们的目的就是遏制。这也是法治反腐的近期目标,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通过预防和惩治把腐败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且这个社会可以容忍的低水平是可以持续的,使廉洁的政治生态成为权力运行的新常态。
《摘编》的重要论述,使法治反腐的战略更加明确
战略问题是关系反腐败胜负的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问题,事关法治反腐目标的实现程度。惩治与预防、治标与治本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新时期法治反腐战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惩治腐败方面,《摘编》反复强调,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在预防腐败方面,《摘编》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体现在《摘编》中习近平法治反腐战略思想和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实践,从战略层面来看,实际是“标本兼治”的升级版,即“标本协治”。反腐败标本协治战略的核心要义是,反腐败责任主体在认真分析、科学评估、正确判断某一阶段腐败特点、反腐败形势与任务的基础上,确定一个时期内反腐败的阶段性目标,运用战略思维和法治思维抓住主要矛盾,从全局、长远、根本上协同运用治标和治本两大反腐要素,正确处理治标降低腐败存量与治本遏制腐败增量的关系,在腐败像脱缰野马难以控制之时,优先采取治标降低腐败存量,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腐败的危害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在腐败存量大幅下降之时,就转向以治本遏制腐败增量为主,编织好廉政制度这个专门约束公权力滥用的笼子,建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可以说,反腐败标本协治战略,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矛盾学说的本质要求,符合现代协同理论的基本原理,是标本兼治战略的升级版。当前,我国采取“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的治标策略,就是标本协治战略的第一种情形。
《摘编》的重要论述,使法治反腐的路径更加有效
《摘要》的重要论述为法治反腐确定了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径。面对严峻复杂的反腐败形势,需要不断完善反腐败法律体系,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培育廉洁法治环境,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
完善反腐败法律体系是法治反腐的基础。一是加快完善反腐败国家法制体系。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制定国家反腐败法,就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基本原则、法律主体、机构设置、体制设计、惩防程序和法律责任等反腐败的重大问题作出法律规定;同时,完善反腐败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等配套法规,防止利益冲突,从法制源头上堵住或减少公权力寻租的机会。二要加强与反腐败有关的刑事和司法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客观公正审判制度,加强对腐败问题的依法惩治,使司法反腐于法有据。三是健全从严管党治党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以严于国家法律的标准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形成内容科学、配套完备、程序严密、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四是做好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衔接,增强党纪和国法双轨反腐的法治新思维,适时通过法定程序将成熟管用的党内法规转化为国家法律法规。五是把十八大以来卓有成效的一些反腐败举措法制化。
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法治反腐的关键。一要完善捍卫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的机制。二要在反腐败司法中强化公正司法。三要完善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机制。四是反腐败干部队伍要做遵纪守法的表率。
培育廉洁法治环境是法治反腐的重要保证。一方面,要探索制定《公职人员伦理道德法》,规范约束公职人员的用权履职行为,净化政治生态。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和廉洁意识,挤压“腐败亚文化”的生存空间。
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是法治反腐的必要延伸。治理腐败和治理其他全球性问题一样,都需要国家间的合作。这就需要我国的廉政法制与国际通行的反腐败制度、机制相对接,并充分利用国际反腐合作渠道追逃、追赃,地方和国家的行动接轨,使腐败分子无处可逃。 (作者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编辑:弓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