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自由 敬畏法度
打印

近日,凤翔县组织全县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到宝鸡监狱参观,开展廉洁自律警示教育活动。大家耳闻目睹了高墙内外的天壤之别,感受了身陷囹圄的悲痛和忏悔,体会了服刑人员及家属的痛苦。特别是失去自由的残酷、葬送前程的悔恨、带给亲人的不幸,与现实生活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对每位参观同志都是一次思想的净化和心灵的洗礼。通过这次警示教育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

第一,要珍惜自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句名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有些东西当我们拥有的时候,也许并不感觉很可贵,但一旦失去就后悔莫及。自由和失去自由只是一墙之隔。高墙隔绝的不仅仅是空间的联系,隔绝的更是无上的自由。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把三个地方当作三本书去阅读、去思考、去体会。这“三个地方”就是贫困地区、殡仪馆和监狱。要安静地品读贫困的地方,更加具有艰苦奋斗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要清静地品读令人生畏的殡仪馆,更加淡泊名利,珍惜时间,善待人生;要冷静地品读失去自由的监狱,更加清醒地认识手中权力,自觉做到“慎独”。为我们现身说法的服刑人员,他们原来都曾是党员领导干部,受党教育培养多年,都曾经做出过突出的工作成绩,本该在社会上过着自由体面的生活,在工作岗位上为党和人民多作贡献,现在却因一时的贪念而要面对漫长的刑期,上有老人不能尽孝,下有子女不能养育,每天只能在对自由的渴望中反思、在对亲人的思念中悔改,家人更是在羞愧和煎熬中生活。可以说是一人犯罪,全家遭罪。作为党的干部,一定要引以为戒,警钟长鸣,防微杜渐,让自身不断接受阳光的洗礼,永葆平常之心,珍惜自己奋斗的工作岗位,珍惜来之不易的政治生命,珍惜异常珍贵的人生自由,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第二,要懂得幸福。古人讲,“储水万担,用水一瓢;广厦千间,夜卧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三餐”。对于每一个人来讲,有一个好身体、好心态、好家庭,就是幸福,工作上的肯定、事业上的成就,也是幸福。人常说:想想饥寒苦,温饱就是福;想想疾病苦,健康就是福;想想牢狱苦,守法就是福。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都有了明显改善,但仍然有极少数干部不懂得知足,幸福观扭曲。有些人奉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信条,认为拥有权力就是幸福;有些人奉行“金钱至上”、“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信条,认为有钱就是幸福。因此在权力和金钱面前,有些人往往容易失去清醒的头脑,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安全事故”。这不仅会使自己身败名裂,而且还连累家人跟着受苦。所以,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正确的幸福观。追求幸福,就是在诱惑面前,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耐得住清贫、顶得住歪风、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就是要算好人生的政治账、经济账、自由账、幸福账,无论个人升迁、任职长短、职务高低,都要严格要求自已,把廉洁从政作为一种现实幸福,用遵纪守法确保永久幸福,不贪不占,心底坦然,为民干事。

第三,要牢记使命。古人说“纱帽下面无傻人”。干部能走上领导岗位,离不开长期的寒窗苦读,离不开自己的艰苦奋斗,离不开组织的长期培养,离不开家庭的倾力支持。一名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步步成长起来,确实不容易,其中辛酸也许只有自己知道。一名干部,哪怕过去再优秀,干得再多、再好,一旦违法违规,最终都会身败名裂,组织上受损失,事业上受损失。正如一些服刑人员,他们曾经有过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奋斗过,大多数也有过辉煌的过去,但却因一时贪欲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葬送的是自己的前程、子女的未来、家人的尊严,辜负的是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期望。作为领导干部要时常想想自己最初的远大抱负,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切实增强党性观念和廉洁从政意识,深知从模范到罪犯仅一念之差、一步之遥,把手中的权力当做为民造福的工具,牢记使命,认真履职,在工作上担当重任,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以自己的工作业绩回报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重托,让组织和群众满意,让家里人放心。实践证明,只要领导干部自身党风正、政风廉、学风浓、作风实,就能带出一个清正廉洁的班子、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一个建树累累的团队。

第四,要敬畏法度。古人曾说,“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习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曾强调,“领导干部要把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人必须有所敬畏,才能有所顾忌。试想一个人如果不能敬畏法度,就不会害怕惩戒,就会“无所畏惧”,“为所欲为”。组织上培养一名干部不容易,总是希望他们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但作为领导干部若要置党纪国法于不顾,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那即使他本事再大,等待他的也只有绳之以法。现实生活中许多活生生的例子,都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敬畏法度,依规履职,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党的政策是“生命线”,法律是“高压线”,纪律是“警戒线”。作为领导干部,决不能拿党纪国法当儿戏,拿人生前程当赌注,拿家庭幸福作筹码,要经常以“生命线”自恃,以“高压线”自危,以“警戒线”自律,始终用法纪和道德约束自己,把法度的要求内化为“有令行、有禁止”的自觉行为,模范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特别是遵守党章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做一个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人民和家庭,没有违纪之忧、违法之惧的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者系凤翔县委书记)


上一条:忠诚卫士 公仆本色
下一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调研与思考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