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作风怎么样群众说了算
打印

践行群众路线如何破题?革命圣地延安的回答是:从权力机关入手,从窗口单位抓起,干部作风好坏由群众说了算。党的十八大作出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决策部署后,延安市委明确作出“先行先试”的部署要求,自2013年7月以来,由延安市纪委监察局牵头,确定在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工商局等热点部门,建立“群众和服务对象监督评价机制”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说:“群众利益无小事,权力部门、窗口单位,必须强化服务意识,自觉把为老百姓办事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这是我们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延安落实省委常委会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的具体行动。”

倾听民声“测”出群众“满意度”

延安市纪委监察局统一设计了既有共性内容、又有个性指标相结合的“测评表”,了解和掌握群众满意度。要求各试点单位在群众办结业务后当场发放。同时免费向群众和服务对象提供邮票和专用信封,他们可以在一周内邮寄到市纪委监察局,统一汇总和反馈测评情况。

针对工作人员,测评表包含履行职责、办事效率、服务态度、行为规范和廉洁自律等5个方面。在个性指标方面,根据各单位所承担的业务情况设置。

延安市纪委综合室主任王杰介绍说:“我们搞的测评,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不把大家集中起来填表,群众和服务对象拿到测评表后有充足的考虑时间,而且测评是直接到岗到人,完全可以反映他们的真实意见。”

目前,共发放测评表610份,收回427份,平均回收率达70%以上。

驻市工商局纪检组长牛佩君说,为了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市局将测评延伸到所有县区工商局和工商所。而驻市规划局纪检组还制作了《延安市规划局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监督卡》与《延安市规划局行政审批工作满意度测评表》发放给前来办事的群众,增加了测评内容,广泛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延安市政府还专门开展了邀请群众进机关活动。最近,31名农民工代表被请进了市政府,让农民工提意见,组织他们看了市政府的政务公开,包括市长的办公室。随后,市长梁宏贤面对面与农民工座谈,虚心听取他们对政府机关服务群众方面的意见,现场解决了部分农民工在延安打工遇到的困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开门纳谏“评”出群众“认可度”

“今年延安受灾严重,政府对蔬菜大棚和畜禽养殖有啥补助政策?”

“针对因病返贫问题,市上有什么新的保障措施?”

这一幕发生在前不久延安市发改委组织召开的践诺评议会现场。延安市发改委不怕揭短亮丑,主动邀请30名服务对象,为8个主要业务科室科长的履职情况和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了提问、评议。

“评”是“群众和服务对象监督评价制度”中的又一关键环节。即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基层群众代表、新闻媒体和服务对象等群体召开群众监督评议大会,现场进行测评并公布结果,现场对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质询。要求在现场能够解决的问题,现场予以答复;现场解决不了的问题,明确时限要求,如期予以解决。

各单位开展评议时,一般从特邀监督员、群众代表和服务对象中遴选评议代表,在评议对象公开陈述履行职责、服务群众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情况后,由评议代表现场测评、现场质询,并公布测评结果。

驻市发改委纪检组长刘文宽深有感慨地说:“这一制度实实在在促进了工作作风转变,对机关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办事效率有很大提高。”

深入推进“阳光政务”,是延安在建立群众和服务对象监督评价机制过程中的一大亮点。他们充分利用门户网站、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和电子评价系统,及时发布政务动态、接受群众监督。凡是事关群众的办事程序,办理时限、服务标准和服务承诺等群众关心的重点内容,全面向社会公开。

据了解,延安市发改委将项目审批时限全部压缩到原有审批时限的三分之二以内。同时,研究规范了项目备案、核准、审批流程图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等18个服务指南。

各试点单位坚持把在岗情况、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置于群众监督之下,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大提升。

形成机制“用”出群众“信任度”

“书面测评、面对面评议之后,对存在的问题如何来整改?”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这一问题。延安市纪委监察局要求各试点单位对评议后形成的整改方案,通过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予以公开,让群众和服务对象知晓和监督。纪检监察机关对整改任务进行跟踪监督,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整改落实情况,确保评议取得实效。

“用”是提升群众信任、扩大评价效应的关键所在,即在“测”、“评”的基础上,如何建立长效机制,落实好最后一个环节,达到群众和服务对象满意的效果。

延安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刘贵治表示:“我们把评价结果与考核评定、奖励惩处和任用干部相结合,对评为‘不满意’等次的,对主要领导及相关责任人严肃追究责任,当年不得评为‘优秀’。连续2年以上被评为‘不满意’的,对其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实施问责。同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真心为群众服务是延安建立推行群众评价监督机制的核心,也是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衙门作风的具体行动。各试点单位围绕群众切身关注的问题,认真梳理分析,找准问题症结,形成了一批改进工作作风和提升工作效能的具体措施,创新推出一些新鲜经验和有益做法。如:市工商局率先在全省推行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和企业信用监管制度改革,将过去106项前置许可精简79项,保留27项;市规划局把项目审批的时间由原来的138天压缩到58天,并探索推行市、区、乡、村四级规划管理责任制;按照“能放全放、能下全下、能停全停、能交全交”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清理和减少审批事项,再造工作流程,压缩办理时限,等等,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配合,促进了各项工作落实。

延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曾岚说:“建立‘群众和服务对象监督评价机制’是延安市委践行群众路线的初步探索,从这段时间运行来看,回应了群众的期待和关切,促进了机关干部作风转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普遍认为是一项有效管用的好举措,从2014年起,将在全市范围推广。”


上一条:尽职尽责解民忧真抓实干谋发展
下一条:《三秦廉政文丛》公开出版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