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康市平利信用联社认真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总要求,采取五项措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信合队伍干部作风建设,着力打造现代金融企业集群,促进了信合工作健康发展。2011年至2013年连续被省联社评为“标兵单位”、“优秀单位”。
抓教育,提升免疫力。平利县联社坚持把学习教育作为信合干部职工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队伍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升干部员工队伍政治素养,增强“免疫力”。完善自上而下的督促学习指导机制,加强对网点全员学习情况的督促和指导。认真落实廉政教育制度,一把手带头讲廉政党课,对拟任的网点负责人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和廉政知识考试。邀请检察院专业人员讲解职务犯罪和反商业贿赂方面的法律知识和财经纪律,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促推员工规范工作行为。购置《廉政文化》手册,人手一本,要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强化廉洁履职理念。层层签订了《廉政建设责任书》,严禁在信贷业务活动中“吃、拿、卡、要”的违规行为。
抓制度,增强约束力。完善纠正“四风”问题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对全体干部员工紧紧抓住“四个不放过”。即:对违规现象不纠查的不放过、对存在问题不查处的不放过、对处理结果不落实的不放过、对整改措施不到位的不放过,正风肃纪,常抓常新。同时,建立联社机关检查制度,每天对机关工作人员出勤到岗、工作状态及精神风貌等进行检查,着力增强干部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事业心和使命感。实行县联社领导班子与各部室每周一次双向报告制度,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严肃追究当事人相关责任。
抓检查,加大惩治力。县联社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加大案件风险防范专项治理工作力度,层层落实了案件防控责任。有效开展“九种人”排查工作,三年来共排查620余人次,采取诫勉谈话、教育引导等方式进行帮教。定期组织开展明察暗访,发现问题严肃查处问责,三年来共问责398人次,经济处罚金额22.93万元,其中:纪律处分11人次,实施连带责任追究91人次,发挥了有力的震慑作用。
抓监督,提高防范力。着力加强对干部员工监督管理,出台工作规则,督促各部门、各网点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转变工作、服务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着力推行党务、社务公开,制定了战略决策、人事薪酬、风险管理、审计稽核、财务管理、授信业务审批、资金运营等七个委员会议事规则和操作流程。对薪酬调整、重大财务活动、大额授信业务等重大事项随时向员工公示。为全县190个行政村统一制作了包村客户经理公示牌、统一制作了各网点的社务公开公示牌、金融消费投诉电话公示牌、意见箱等公示和监督牌。今年以来,完善和细化了社务公开制度,制定了《授信业务审批流程及限时办结制度》、《贷款“十禁令”制度》、《客户经理“十不准”制度》、《客户经理“十做到”》、《金融服务“七不准四公开”》等制度并在联社及营业网点公示,从业务受理、授信、审批、发放等环节进行了限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业务操作更加公开透明。
抓作风,强化执行力。扎实开展“作风转变年”活动,以转变机关作风为重点,针对机关工作特点,发放《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调查问卷表》124份,收集归类建议意见15条,按部门职责分别制定了整改措施,限期整改。深入整治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干部打牌赌博、缺勤脱岗、违规配备使用公务车辆、公款旅游吃喝、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五股歪风”,进一步推动干部职工作风转变。强行风建设,发挥基层网点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窗口作用。营业部、八仙、西河、广佛、城郊五个网点创建为县级“人民群众满意基层单位”,做到依法办事、社务公开、工作高效、服务优质、勤政廉洁、业绩突出、人民满意。精心实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在全县信用社开展了“百名客户经理服务进万家”活动。客户经理深入村组、深入农户,全面调查了解农户在生产经营、产业发展、移民搬迁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核实农户信用等级,坚持“一次核定、总额控制、随用随贷,周转使用”的原则,为农户提供便捷的信贷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作者系平利县信用联社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