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狠抓廉政教育不放松,积极创新“中心+讲堂+基地”教育模式,实行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着力提升廉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渗透力和实效性,在预防腐败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依托“中心”,全面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培训。全市共成立廉政教育中心8个,其中市级1个,县区7个,中心承担着廉政教育工作的指导、协调及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培训任务。各中心组建了“反腐倡廉教育师资库”,将在反腐倡廉工作中有理论及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领导等纳入库中,以备教育活动中集中调度。中心教育培训工作以全体党员干部为教育对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党纪国法、廉政法规和从政道德教育为内容,每年更新2次以上展示内容,分期分批组织专题培训,全市各县区平均每年开展廉政教育培训75场次,培训党员干部5万余人。
依托“讲堂”,集中开展针对性主题教育。以领导干部和重点岗位干部为主,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和岗位性。针对人财物管理等不同岗位特点,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教育,围绕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要领域、重要部门、关键环节,开展领导干部责任意识和廉政风险意识教育,结合廉政法规考试制度,对新提拔的领导干部进行较为系统的廉政知识教育培训等。商州区纪委廉政大讲堂突出主题教育,按照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党员干部、联系村党员干部四个层面、三层转授的方式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商南县廉政大讲堂每周开班一期,由纪委命题,各大党委负责,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廉政教育;洛南流动讲堂定期深入部门、镇、村,举办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讲座,均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依托“基地”,适时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市纪委在商州区监狱、商南县纪委在县看守所分别成立了“警示教育基地”,丹凤县在烈士陵园、商南县在赵川前坡岭分别成立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柞水县在党校成立了“以德促廉教育基地”,各基地结合各自教育特点,以案析法,以情明理,以史警今,全市各教育基地平均每年组织各类教育活动45场次6万余人,起到了震慑和警示作用。
目前,全市已建立廉政教育基地10个(其中省级2个),开设廉政大讲堂8个。此外,全市还积极依托手机、网络开展廉政教育工作,建立了市县纪检监网站8个,商州、洛南、商南三县区开通了“廉政手机报”,柞水县建立“柞水清涟”政务微博,全面形成了学习交流有网站、教育培训有中心、警示提醒有基地、随身学习有手机的廉政教育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