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环节落实监督责任
打印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落实监督责任是纪委必须肩负的重大政治使命。对于基层纪委落实好监督责任,应该把握关键环节,确保监督责任的落实。

(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的主体责任,是落实纪委监督责任的前提

“两个责任”的提出,明确了党委和纪委的责任和担当,厘清了党委和纪委责任。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委如果不认真抓,纪委就很难抓到位。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好象成了党委在报告、总结中讲一讲、提一提的必要内容,具体工作似乎成为了纪委一家之事,工作好坏是衡量纪委的标尺,而与党委好像关系不大,形成了党风廉政建设党委只挂帅,不出征的特殊现象。长期以来,存在抓党风廉政建设是纪委单打独斗的局面,效果不够明显。因此,纪委落实监督责任,如果党委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不抓好自己的“责任田”,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好像孩子父母都不管孩子,别人的监督管理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所以,尽快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划归党委职能部门,督促党委从实际工作中入手,落实主体责任,保证纪委监督责任的效果。

(二)推进纪检检查体制改革,是落实纪委监督责任的保证

加快纪委双重领导具体化、制度化、程序化对于落实监督责任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纪委双重领导体制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致使纪委的监督责任不能有效发挥。比如,反腐败机构职能分散、形不成监督合力;纪委机关部门化,降低了监督力度;查办案件受地方和部门牵涉太多,有些案件难以坚决查办,责任追究不够;查办案件同级监督忌讳多、一把手腐败查处难度大,导致压案不报、瞒案不查等问题发生。这些问题不解决,直接影响纪委监督责任的有效落实。因此,加快推进纪检检查体制改革,强化纪委权威和相对独立的工作权限,减少各方面阻力和干扰,是落实纪委监督责任的重要保证。

(三)建设高素质纪检干部队伍,是落实纪委监督责任的关键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执纪监督、更要担当。要履行好纪委的监督责任,必须打造一支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守纪律、讲原则、懂业务的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没有高素质的执纪干部队伍,纪委监督责任的落实就会打折扣、甚至变味走样。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些变化,要履行好“党鞭”的责任,需要能力,更需要担当、信仰和坚定的政治立场。由于纪检干部的特殊性,要做好纪检干部的入口关,要优中选优,特别注重干部的担当意识和政治立场;要加强纪检干部的教育培训,而且是经常的、长期教育,有别于其他干部的培训;要对纪检干部监督,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加强对纪检干部的监督,是对党的事业和干部个人的负责;要做好纪检干部的交流使用,使更多优秀干部愿意从事纪检工作,交流使用对党风廉政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落实纪委监督责任,党委落实主体责任是前提,纪检检查体制改革是保证,建设高素质纪检干部是关键,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落实纪委监督责任中,就是要把握三者关系,协同推进工作,以实实在在的新举措推动反腐倡廉的新变化。 (作者系华阴市委常委 、纪委书记)

编辑:弓济元


上一条:突出“四个强化”推动监督责任落实
下一条:做到六个强化 落实主体责任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