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项主要工作
l.继续把稳增长摆在首要位置。
2.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消费增长。
3.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4.切实加强“三农”工作。
5.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步伐。
6.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7.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8.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9.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0.努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经济增长重点
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6万亿元,重点支持基础设施、民生、农业、电力外送和优势产业项目。在建高速公路不低于1000公里,构建西安交通枢纽,续建新建西咸北环线、榆林至佳县等项目。加快建设西成客专、西合复线、蒙西至华中运煤通道等17条铁路,积极推进西安至铜川城际铁路、西安地铁和汉中、安康、延安机场建设。开工建设东庄水库。新增煤炭产能5000万吨、油气当量540万吨、电力装机192万千瓦。
提高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加强产销衔接,做好电煤价格并轨工作,确保生产要素安全稳定有序供应。积极开拓能源化工产品市场,加大有色金属及钢铁的政策补贴和收储力度,扩大重卡、节能汽车等产品外销规模。实施“千亿百项”技改工程,落实重大技术装备生产企业申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和创新金融产品,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左右。
统筹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1.全年农业目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600万亩以上,总产量1200万吨以上,蔬菜总产量1530万吨,水果总产量1450万吨,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20万吨、55万吨和205万吨。
2.对150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实行分类管理,支持各地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通过立法逐步使园区土地成为永久性耕地,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园区开发。
3.启动实施“职业农民塑造工程”,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4.充分发挥杨凌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健全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5.建设基本农田50万亩,治沟造地1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0万亩。
6.加快建设1000个新型农村示范社区。
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狠抓节能减排不放松,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的综合治理。积极建设低碳示范省,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全力打好渭河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攻坚战,推行城镇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进一步做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建设43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开展工业企业“退城入区行动”,在西安市主城区首先实施。继续加强关中和陕北城市的大气联防联控,开展重点城市细颗粒物的监测治理。
二是切实加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进一步优化国土开发空间。加大水源地、森林、湿地和矿产开发区域生态恢复与保护力度,搞好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工作,实施秦岭北麓治理工程,启动昆明池水利工程项目,加强对煤炭采空区和塌陷区的综合整治。全面清理闲置土地,节约集约用地。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积极推广中水利用。继续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全年造林400万亩,绿化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沿线3300公里,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00平方公里。
三是不断完善生态文明的体制机制,为建设美丽陕西提供有力保障。加强新项目节能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健全节能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继续完善生态补偿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加快建立节能减排倒逼机制,加速淘汰改造高能耗、高污染企业。
扩面提标,做好各项利民惠民工作
1.力争实现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无障碍转移接续,全面推进职工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扩大跨省就医结算范围。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将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元。
2.继续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续建保障性住房62万套,新开工33.7万套。
3.积极推进陕南陕北移民搬迁和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攻坚。完成陕南搬迁6万户、22.8万人,陕北搬迁1.6万户、6万人。全省实现90万贫困人口脱贫。
4.积极创造条件解决特殊群体的利益问题。建立对国家有贡献和见义勇为人员褒奖制度,完善物价补贴联动机制。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各类养老机构床位3万张。
5.切实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开展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实施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医疗保障,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孤残流浪儿童救助和教育等问题。
加强政府作风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教育实践活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减少会议和文件、简报,严格控制庆典、论坛等活动,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行政问责、审计监督和效能监察,突出整治行政机关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行为,推进公车改革,加强商业预付卡管理、“小金库”清理和公务卡结算工作,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除个别特殊单位外,今年省级机关、人民团体、直属事业单位全部公开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支出,去年已公开部门预算的同步公开部门决算。
——继续坚持人民网留言办理、公民代表走进省政府和大学生见习制度,进一步办好政务微博,不断畅通联系群众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