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人不如罪己
打印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这是公元前89年(征和四年),汉武帝下诏,对自己多年来穷兵黩武,导致国库空虚、百姓穷苦进行反思和自我批评,史称“轮台罪己诏”。

“轮台罪己诏”的发布,使汉朝的统治方针发生转变,重新回到了与民休息、重视发展经济的轨道,从而避免了像秦朝那样迅速灭亡的结局。

一代雄主,缘于巩固自家王朝之需要,下诏罪己,改正错误,利国利民,不失善举。

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帝王,当国家出现天灾人祸、王朝危机之时,检讨自己的过失,一来表示自己为国为民办好事的愿望,二则用来收买人心为我所用。此类“罪己”很多,据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统计,《二十五史》中共有89位皇帝下过264份“罪己诏”。

时至今日,皇上消失了,“罪己诏”没了,但贪官的“忏悔书”却层出不穷。这些贪官,由于自身不干净,忏悔起来不仅无内容,而且无诚意——

“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老百姓”,是一些贪官悔过的常用语。其实,这是对老百姓的恶毒侮辱:老百姓中有几个如此贪得无厌的?有几个包二奶三奶的?

“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受害者”,是不少贪官又一推脱理由。其实,是贪官搞坏了风气,现在反说受风气影响,诿过于他人和社会风气,仿佛搞腐败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别人害他似的。

“受资产阶级思想腐蚀”,是许多贪官悔过的一大托词。其实,资产阶级思想也不完全都是贪污腐化思想,资产阶级也并非都是唯利是图的人,像比尔·盖茨这类资产阶级分子,舍得将几百亿身家捐给公益事业,为什么贪官们就偏偏不受他的“腐蚀”呢?

罪人不如罪己。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动因。不论何时何地,自身浩然正气,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是抵御百毒入侵的最根本。


上一条:古代君臣的“雷语”
下一条:龙永图披露 中美入世谈判细节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