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行政审批“升级提速”
打印

西安市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三年来,通过对建设项目、企业设立登记等 9类审批事项实施并联审批,使审批时限大幅压缩。近日,又推出重点项目代办制、提高政务服务网络覆盖率、建立开放式互动交流平台三项举措,实现了行政审批二次“升级提速”,使审批时限再次压缩30%以上。

重点项目代办制:

政府免费替你跑腿办手续

“以前,法国迪卡侬在中国多个城市办理审批手续,都得专人花费很长时间。在西安,我们首次遇到了政府派员帮忙跑手续的事,费用全免,而且省时30%,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节约了企业成本,提高了效率”,迪卡侬公司西北区发展总监张舵对代办制这样评价。

针对重点项目审批环节多、周期长,需要专人或中介机构花费大量的时间跑手续这一实际,今年 3月中旬,西安市组建了“重点建设项目代办服务中心”,挂靠市政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依托政务中心审批部门集中办公的优势,为全市重点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实行免费代办。近日,代办中心与10个单位签订63个项目行政审批《委托代办服务协议》,这些项目涵盖服务业、工业产业、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综合改造等5方面,投资额为273.6亿元。按照协议约定,代办中心协助这些项目完成500多个事项的审批。代办中心运行至今,已介入到30多个建设项目的代办过程,得到了项目单位的一致称赞。

西安市政务服务中心审批代办服务,实行“专职代办员全程负责+代办中心组织协调”的工作模式,每个项目都指定专职代办员,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由代办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以代办小组为单位对重点建设项目提供全程服务。针对建设项目的规模、类型及所属区域的特点,代办中心为他们量身订制了《代办方案》,为不同的项目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同时,严格纪律要求,禁止工作人员和审批部门吃、拿、卡、要。市政务服务中心通过建立重点项目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审批事项、申报材料等定期进行梳理,没有法定依据的审批事项一律予以取消,不增加任何除法定要求之外的申报材料,将审批时限在现有基础上再压缩30%以上。

十分钟政务圈:

规模效应带来便捷服务

“才一天就办好啦,不用自己往县城跑,真方便。”近日,在西安市户县祖庵镇便民服务中心领取了养老卡的丁旗老人笑容满面地说。截至目前,户县已投入200多万元,建成标准化镇级便民服务中心17个,实现了县、镇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镇级便民服务中

心办理事项主要包括委托受理的行政许可、行政确权服务、社保服务、惠农政策落实 4大类,群众办理养老保险、困难补助等事务都可以享受一站式服务。同时,户县将便民服务向村级(社区)延伸,全县518个行政村建成村级便民服务室494个,建成率96%;17个社区中建成社区便民服务站,建成率在90%以上。

近年来,西安市积极推进市、县(区)、 乡镇(街办)、村(社区)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各区县、开发区参照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对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站、所)建设实行“五统一”,统一窗口标识、硬件设施、运行机制、服务标准、办事程序。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制定了服务流程规范,要求所有事项全部进入行政审批辅助系统受理,推行规范化管理。对事项受理,实行代理件、上报件、即办件、承诺件“四件制”运作机制。对当时能办理的,立即办理;不能当时办理的,承诺办理时限;本级无权办理的,由政务(便民)服务中心统一上报,确保受理事项能够快速办理,避免群众多跑路。同时,推行亲情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EMS特快专递服务、远程异地档案查询等10余种特色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极大地满足了群众需求。截至目前,全市13个区县、7个开发区建成政务服务中心,163个乡镇、街办建成便民服务大厅,2732个村(社区)建成服务代理点,并与西安市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了联网对接,由“规模效应”带来了“10分钟政务圈”,让群众享受到“急事不出门,小事不出村(社区)”的便民服务。

开放互动平台:

网络微信送来亲情服务

近日,一名叫“大树”的网友通过手机微信咨询预约,迅速开启了自己有媳妇的“美好时代”。“大树”通过微信公众账号“莲湖政务服务”,对办理结婚登记事项进行咨询预约后,随即就办理完了结婚登记手续。

西安市莲湖区政务中心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莲湖政务服务”,办事群众只需搜索并添加“莲湖政务服务”为微信好友,就可以通过手机微信发送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等方式,在线咨询相关事宜。“莲湖政务服务”的办理事项,主要涉及30个进驻中心部门的194项政务服务事项,回复内容涵盖办理事项所需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咨询电话、乘车路线等信息,同时外加人工回复,对办事群众疑难问题及时解答,实现咨询回复率100%。

西安市、区县政务中心通过建立政务服务中心网站、设立电子显示屏、设置公告栏多种方式,对群众办事涉及的基本概况、窗口电话、法律依据、办理流程、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是否收费和责任人等条件信息全面公开。每天不停滚动公布接办项目的名称、接办人、倒计时等项目,让群众对办事过程一目了然。事项办结后,通过网络系统会自动向办事群众发送手机短信告知,并在中心网站上公布办理结果,提醒群众前来领取。当有即将到期、超过承诺时限的事项或有群众投诉时,监察系统自动启动预警纠错机制。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违规行为人警示谈话,督促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

市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单位、区县、社区也相继开通互动交流平台,市国税局窗口通过“12366短信平台”,向办税登记人发送温馨提示短信;临潼区利用数字电视,建立了覆盖全区的政务服务点播系统;高陵县通过“泾渭阳光365网络”,公开16个部门71项惠民服务办理程序;新城区西一路街办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开辟了“社区百事通”问讯平台,通过一系列的交流互动,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为群众带来“亲情化”的贴心服务。


上一条:“钱多后台硬”是块臭豆腐
下一条:美国“制约腐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