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廉洁从政呵护人生幸福
打印

 

 

  幸福是一个万花筒,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种幸福观。有人将锦衣玉食、宝马香车、高官显位理解为幸福;有人把粗茶淡饭、家庭和睦、平平安安视为幸福;有人把放下当成幸福,有人把占有当成幸福……作为领导干部,我们手中多多少少都握有一定的人民赋予的权力,能够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谋福利是幸福的。但权力又是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也可能诱使人腐化堕落,毁掉幸福。

建设幸福高陵是众望所归的目标,追求个人和家庭的幸福也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一个人要追求一生快乐幸福,实现让激情燃烧的目标,就应当为之奋斗、为之付出,更应在这个进程中慎思慎行,把好廉洁自律关。哭着来,笑着走。不让别人哭自己,不让亲人哭自己。保全自己的幸福,成就更多人的幸福。

第一,要加强学习,感悟幸福。感悟幸福是拥有幸福的潜在意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不同修养、不同境界、不同层次的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感悟不同。有人把索取多少作为幸福的标准,这是一种狭隘的低层次的标准,我们应引以为戒;有人把奉献社会作为人生的最大幸福,这是一种值得推崇的高标准幸福,我们应该向其靠拢。而这种高标准的幸福观需要通过学习来提升,在学习中提高修养,提升境界,在学习中学会感悟幸福,发现幸福,从而获得更大的幸福。

第二,要知足常乐,享用幸福。幸福与欲望成反比。欲望越高,你就离幸福越远;知足常乐,幸福就在你身边。不同的人对幸福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丰厚的物质堆不成幸福,精神的愉悦却常常令人很满足。幸福固然需要物质作为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尊严的挺立,心灵的圆融。作为领导干部,有许多地方特别是职务的待遇与一般干部是不一样的。我们大多数人都很清醒,也很知足,能够把自己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来对待面临的一切。朝前比不如人,朝后看人不如。这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态度也是处事的一种智慧。一个容易满足、懂得知足的人才更容易找到快乐、得到幸福。今年是换届之年。“人往高处走”是共同的向往,正确对待“进退留转”也应该成为共同的态度。

第三,要廉洁自律,恪守幸福。幸福虽然是一种主观体验,但是还需要有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做基础。食不果腹大谈幸福只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衣不蔽体高唱幸福也只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追求一定的物质利益是个人谋求幸福的权利,但关键是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用廉政准则规范从政行为,应该成为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不越雷池半步,不摸烧红的铁,不碰高压线,做到不义之财不要,不法之物不拿,不净之地不去,不正之友不交,严守党纪“红线”,筑牢廉洁防线,划清权力界线,控制欲望底线,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用廉洁自律来恪守幸福。

第四,要求真务实,创造幸福。求真务实需要真抓实干,廉洁自律也不能说在嘴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上。廉洁自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常怀敬畏之心。因为,只有心存敬畏,才能“行有所忌,智有所止”“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敬畏权力。权力与责任共生,有多大的权力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要清楚你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该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如果一味地追求权力、迷恋权力,把权力当做为个人、家庭和小集团谋取利益的手段而滥用权力,最终就要失去权力,甚至身败名裂。要敬畏组织。组织之于干部,犹如阳光、雨露、沃土之于草木。一个党员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既有自己的努力,更多的是组织培养的结果。组织是党员干部的靠山,没有了组织,就像鸟儿失去了翅膀,无法享受邀游天空的幸福;背离了组织,纵有天大本事也毫无用武之地,也不会有与荣耀与权力相伴的幸福。要敬畏法纪。做人要守规矩,做官要守纪律。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准则是约束党员干部从政行为的基本规范,需要严格遵守,容不得丝毫马虎。任何无视规章制度、胡作非为的行为,都会受到惩处。要敬畏岗位。岗位是成就事业的舞台,更是我们谋生的饭碗。敬畏岗位就要知能力素质之不足,知岗位责任之重大,知履职尽责之不易,珍惜岗位,热爱岗位,尽心、尽智、尽力、尽责而为,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履行岗位职责。要敬畏群众。敬畏群众就是敬畏人民,就是敬畏人民群众的监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多作换位思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在给群众创造幸福的过程中,体验自己的幸福。

收拾心境,幸福无处不在;热爱生活,幸福就来敲门。作为领导干部能够带头修身养性,正确理解幸福、追求幸福、享受幸福,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则是呵护人生幸福的战略选择;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锦上添花向高飞的人生幸福。■

 

 


上一条: 人贵自然
下一条: 省纪委省监察厅大事记(九月)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