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财政不公开导致的天价政府采购、奢靡公款消费等事件屡屡曝出,财政公开改革却相对迟缓。在此背景下,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改革探索弥足珍贵。
2009年10月,广州市财政局公布了不包括“三公消费”在内的年度财政预算情况;2010年3月,国土资源部通过网站在中央部委中率先公布年度财政预算情况,随后有30余家中央部委陆续公布了本年度部门收支预算总表和部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2010年3月,地处偏远山区的四川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更是“敢为天下先”,公开了政府财政开支明细,引起社会强烈关注。2011年,财政公开的步伐能否更快一点?
2011年2月,财政部发出《关于深入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意见》,要求深入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的预算公开工作,重点公开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财政专项支出。
白庙乡点燃财政公开的星星之火
白庙乡,一个在全国地图上找不到的名字如今已名声大噪。一年前,四川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在政府网站上公示了该乡1月、2月的“公业务费”开支明细,这份明细既包括花费1.5元购买信纸,也包括招待上级领导的饭费和烟酒钱。此举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今年,白庙乡的公开行动仍在继续:乡政府网站上,除了原有的公业务费开支明细,又挂出了各级党务、政务信息,各项惠民资金发放情况及乡干部的工资预算表等。而这些信息也同时贴在乡政府门口的公示板上。在网站上可以看到该乡2011年1月份公业务费开支明细共57387元,其中最多一笔是用于年终慰问干部家属的9000元,最少一笔是购买纸杯花费23元。
白庙乡这一举动“引爆”社会舆论后,巴州区随即派出纪委、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前往该乡,帮助当地政府将财务公示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并在全区推开。到目前为止,全区48个乡镇和3个城区街道办事处的政务、财务公开面达到100%,90%以上的行政村都能做到按时按要求公开,区级部门的政务公开试点也开始酝酿启动。
继白庙乡之后,成都市228个村和社区也开始集体网上晒账本。去年10月起,成都市在两个区启动基层事务网上公开试点,公示出各村(社区)的财务、政务、社保、就业等信息。未来两三年内,基层事务网上公开有望在成都2000多个村(社区)全面推广。
四川省级部门系统性的晒账本也将开始进行。今年四川省两会后,该省将首次面向社会公开省级部门预算,“裸晒”省级部门的“账本”。目前相关工作正在逐步推进,以“成熟一批公开一批”为原则实施。过去四川省向社会公开的只有省级总预算和总决算,代表在两会获得的省级部门预算仅限于内部掌握,并不对外公布。
与四川毗邻的重庆市,也在2011年两会期间首次公开了当地48个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
“逐笔公开”暂时仍无法推广
这一年来,白庙乡的民众感受到了氛围的变化。“搞了公示后,大家都知道乡政府是怎么花钱的,每一笔补贴也发放得明明白白,群众和干部之间就不会有猜疑。”白庙乡居民黄开顺说,“这种做法应该坚持长期搞下去。”
“晒账本”给白庙乡带来的另外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招待费明显减少。2010年1月白庙乡政府公务开支中,用于接待的费用占了65%。而2011年1月的招待费只有3笔,共计575元。
白庙乡党委书记张映上说,春节前的视察考核活动较为频繁,所以去年1月接待费用较多,从全年来看招待费用所占比例不大。但他同时承认,晒账本之后,留在乡里吃饭的人确实少了,不得已用餐的还坚持要补交伙食费。据张映上和其他乡干部估算,全年下来,晒账本将给乡政府节约3万元。
但在中国这个崇尚人情、讲究交往的社会,网友和白庙乡居民都担心,晒了账本是否会伤了感情?想到乡上的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白庙乡白庙子社区居委会主任陈波忧心忡忡:“晒账对老百姓来说是好事,但乡上的压力太大了。”
在巴州区已推开政务、财政公开的其他乡镇,也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这种不留情面的方式。根据巴州区下达的财政公开规范,乡镇的公业务费支出只需要公开到科目,未要求具体到明细;公开方式也包括会议公开、政务栏公开、信函公开、网络公开等几种方式。
在实际操作中,巴州区所有乡镇都已按照此规范实行,但只有白庙乡是逐笔公开、上网公开。各级干部对乡镇财务是否要上网公示、“三公消费”是否要逐笔公示持不同意见。兴文镇党委书记苟中良就很坦率地表示,不赞成将招待费公开得过细,“逐笔公开有点不近人情”。
当前探索仍需完善内容加强监督
虽然白庙乡的做法引起舆论的极高关注度,但其实白庙乡只是积极主动地履行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条例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重点公开财政收支、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国家层面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但在实际运行中,普通民众获取政府信息公开仍有难度。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群众对政府财政公开的呼声日渐高涨。近年来,一些地方屡屡出现群众要求公开政府财政信息的事件,引发的冲突和争论往往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曾参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起草工作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莫于川认为,政府信息公开是一场深刻的行政革命,每前进一步都有很大的难度。“在此过程中,出现一些轰动性的新闻事件,是一种有益的推进力量。”
四川省社科院政治学所副所长李羚认为,对于当前的财政公开探索,肯定的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内容和加强监督。她认为,以白庙乡为例,还可以公开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乡镇债权债务等,以便更有力地推动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基层民主。
她认为,更重要的是改革县、乡两级财政体制,扩大乡镇一级的财政支配能力,理顺长期以来乡镇面临的“事权大于财权”的矛盾。“没有体制保障,乡镇一级的创新将很有限,已经取得的成效可能也将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