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报道,重庆市委近日召开大会,传达贯彻中央关于薄熙来担任市委书记的决定。薄熙来在就职会上说,我在东北就常讲,做干部一要干活,二要干净,党政领导一定要风清气正,取信于民。我已经和爱人商量好,决不允许任何亲友以及身边的任何人在重庆图方便、求特权。如果大家听到有谁打着我们的旗号在重庆办事情,请一定坚决制止并告诉我们。
对于薄熙来的决不允许任何亲友以及身边的任何人在重庆图方便、求特权的承诺,我不打算评论。因为领导干部上任时发表类似这样的承诺我已经听得很多了,这样的话我觉得虽然要讲,但已经无法使我激动和感动了。但,我对薄熙来说的做干部一要干活,二要干净(我简称为“二干”)的话,却是特别的感动。
这句话概括了当前官场的现状。虽然不能说凡是主张要这样,就说明现在不是这样的逻辑推理能够全部成立,但在多数情况下是绝对成立的,薄熙来说的做干部一要干活,二要干净的话就是这样。据我的了解,有些官员没有干活,有的是工作责任心的问题,有的是组织上的问题。为了能使一批人为另外一批人腾位置,就迫使一批人离开工作岗位,最通用的方法是不到退休年龄的按年龄的“一刀切”。由于这批人都还没有达到退休年龄,组织上觉得要他们当普通干部似乎于心不忍,于是,就承诺他们可以不干活但待遇照旧。有的即使想干点活,但有的在职领导担心他们碍事,也不分配他们干活。
不过,据我揣测,薄熙来说的不干活的干部不是指这批人,而是指工作责任心不强的那批干部。这批人有多少呢?也有相当一批。整天游手好闲,除了吃喝玩乐,还是吃喝玩乐;身在其位,不谋其政。
至于薄熙来说的干部二要干净。这里的干净,都知道不是指的干部的清洁卫生(当然,也不排除干部要讲究仪容风貌),而是指的清正廉洁。何谓清正廉洁?我的看法最低的要求是要公私分明,比如,不公车私用,不公款吃喝,不损公肥私,不化公为私……最高的要求是不贪污腐化,不以权谋私,不索贿受贿……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要求干部,在现在这样的风气下,能够做到卓而不群或者说鹤立鸡群,是很不容易的。要不,胡锦涛为什么会多次讲要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和要进行作风建设?温家宝为什么每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强调官员要正确对待权力与责任?
过去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这话或许是有道理的。但,现在的情况不完全是上梁、中梁不正,而是有不少下梁太歪。党的中央领导人的表率作用暂时不说,就说一些像宋福德这样的正省部级领导干部,都应该使我们一些官员汗颜。薄熙来说的做干部一要干活,二要干净,在几个月前因患癌症辞世并被人们深深怀念的原福建省委书记、人事部部长宋福德身上,得到了完整而又充分的体现。
宋福德说,这个世界已经变了。这我心里很明白,我也不是刻板的人。但我一辈子形成的信念,我不愿再改变了。党员要有党性,为官要有官德,做人要有良心,这是我一贯的主张。要想做个好党员、好干部,做个男子汉,总要有所坚守,有所舍弃!他在《我尽力了,福建》那篇文章中,向所有的人坦言:为福建的发展,我尽职了;为福建的老百姓,我尽责了;为福建的干部成长,我尽心了;我无愧、无悔、无怨(我简称为“三无”)。我用言行来证明:我是共产党员(详见《人民日报》11月3日陆开锦的《前福建省委书记宋福德二三事》)。
宋福德的“三无”这段话,使我想起了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的前苏联英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段名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于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宋福德的话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是何等的相似!
薄熙来的“两干”、宋德福的“三无”,应该成为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前,有多少官员和共产党员能够像薄熙来说的做到了“两干”?更能够像宋福德那样大言不惭地说:“我无愧、无悔、无怨和我用言行来证明:我是共产党员”?!对此,在十七大刚刚开后的今天,人民群众满怀着热切的期盼,并随时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