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党密切联系群众,了解民情民意,惩治腐败分子,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作为党的一名信访工作者,只有情系信访工作,强化“四种能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默默奉献,才能充分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不断强化信访执纪能力,把执纪为民作为干好本职工作的立足点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件件桩桩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党的一名信访工作者,面对千头万绪而又错综复杂的信访问题,要想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解决好一个个难题,就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信访执纪能力,切实做到“三个坚持”。
一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要时刻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为群众排忧解难是每一位信访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必须把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竭尽全力把群众交给我们的事情办实、办好,为了党和人群众的利益甘愿吃亏,乐于奉献。绝不能违背人民的意愿,拿着人民赋予的权力去为个人谋私利。
二要坚持做到依纪依法办事。要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监察机关举报工作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严格规范信访件内部操作程序,明确肩上责任,接受内外监督。自觉做到在群众利益与权势、金钱、美色的较量中,不向权势低头,不给金钱弯腰,不被美色诱惑,毫不动摇地依纪依法办好每一件群众来信来访。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信访工作者信得过、靠得住,是群众利益的真正“代言人”。
三要坚持做到不断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认真学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深刻领会《实施纲要》精神,全面落实《实施纲要》内容,按照《实施纲要》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勇于摒弃一些不合时代节拍的思维模式和条条框框,从工作实际需要出发,建立健全起一套既行之有效,又充满活力的信访举报工作体制、机制、制度,使信访工作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二、不断强化信访疏导能力,把教育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信访作为出发点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由于我们一些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问题和其它原因,伤害了一些群众的利益或感情,使得个别群众采取一些不太妥当的方式,喊冤叫屈,甚至聚众上访闹事。作为党的一名信访工作者,既要理解群众的苦衷,又要严格掌握政策原则,教育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信访。要想真正做好这一点,关键要练好“四功”。
一练热情接访功。上访群众远道而来,信访工作者能否热情接待,事关党的形象和对群众的感情问题。如果我们把上访群众比作远道而来的“客人”,那么,做“主人”的自然就会热情接待,端茶让座,嘘寒问暖,耐心听取“客人”的诉说,认真解答“客人”的问题,使“客人”从内心真正感受到“主人”的诚意,在感情的真切交融中,提高消除积怨、化解矛盾的效果。
二练讲清道理功。作为党的一名信访工作者,要时刻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尽管有时个别前来上访的群众胡搅蛮缠,言词比较激烈,但我们必须冷静对待,要坚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在政策法规许可的前提下尽量予以帮助解决,努力做到把问题处理得合情合理又合法。借以调整上访者的心态,引导他们依法有序信访。
三练解疑释惑功。有相当一部分上访群众对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分不清性质,也弄不清该由谁管,遇事就闷着头来找纪委。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接访者要弄清情况,讲清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职权范围,帮助来访群众解疑释惑,让他们到相关部门去投诉,以防拖延时间,走了弯路。同时还要尽力搞好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想方设法帮助上访群众解决问题,善始善终地把工作做好。
四练解决问题功。对群众反映属于纪检监察机关范围内受理的问题,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认真办理,绝不推诿扯皮。并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保证群众反映的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进入调查了解等项工作程序。同时,还要督促有关单位抓紧办理,妥善解决,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反馈给群众,以免群众重复信访或越级上访,给群众造成不必要的思想压力或经济负担。
三、不断强化信访综合能力,把及时准确反映民情民意作为着眼点
在数以万件的信访举报件中,蕴藏着一个个信访者的酸甜苦辣。作为党的一名信访工作者,必须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进行认真办理,并要加以分析研究,及时准确地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给相关领导和部门,坚决杜绝“卡壳”、误事等问题发生。对此,我们必须坚持做到严把“四关”。
一把文字概括关。信访件有长有短,有简有繁,有的表述清楚,有的表述模糊,但作为一名信访工作者,不论对哪一种信访件都得认真办理。尤其是群众反映本级管理干部的信访件,不论冗长或繁杂,都要细心斟酌,反复推敲,并要以百字文的形式摘录在规范的卡片上,拿出拟办意见,呈送领导审示。每张卡片既要言简意赅、讲清问题,又要尊重事实、不违原意。这就要求信访工作者必须学会化繁就简,提炼主题,严格把好文字概括关。
二把筛选线索关。筛选案源线索,是查办信访案件的头道关口。要想在成堆的信访件中筛选出一些比较典型有价值的案源线索,编成《信访要情摘报》送领导阅示或发函要结果,除了精挑细选外,还必须认真地进行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科学分析和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提高案源的质量,防止抓了芝麻,丢了西瓜,遗漏重要案源线索等问题发生。
三把信件转办关。信访件转办,是联系左右,上通下达,处理大量信访问题的一道重要环节。如若处理不慎,发生“空档”或“短路”现象,就会给工作造成被动。因此,我们必须严格按照信访件转办的规定和程序,坚持做到:对领导批示的重要信访件,要专册登记,专人保管,认真办好签字交接手续;对该由下级纪检监察机关或部门办理的信访件,要逐件认真登记,件件核对清楚,及时下转办理;对较为紧急或特殊的信访件,要坚决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并要加强督促过问。切实把人民群众的信访举报件办理得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四把综合归纳关。搞好信访件的综合归纳,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信访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每年撰写各种信访分析若干份,小则涉及某一地区或部门,大则涉及全省或者更大的范围,要使这些分析数据准确、观点清晰、事例典型,真正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意识,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文字综合归纳能力。
四、不断强化信访协调能力,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作为落脚点
搞好信访问题的协调处理,既是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大局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作为党的一名信访工作者,要着眼大局,情系群众,不但要搞好自己本级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还要充分发挥信访协调作用,在亲民、爱民和为民的实践中无私奉献。
一是落实信访责任。为进一步落实基层信访举报工作责任,我们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制订出符合基层信访举报工作实际的责任承包制度,明确党委(党组)书记、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和相关人员的信访责任,督促各单位逐级签订承包责任书,建立承包档案,明确承包内容,落实承包责任。使全省各级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真正做到主官挂帅、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不断提高上下齐心办理群众信访举报的整体合力。
二是突出信访重点。基层信访举报工作量大面广,为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必须把握全局,权衡利弊,注意围绕重点工作大做文章,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如,对越过思想道德防线、有腐败苗头和一般性错误或轻微违纪行为的,要及时进行警示训诫;对侵占群众利益、破坏投资环境和打击报复举报人等性质严重、情节恶劣的,要严肃进行查处,决不姑息养奸;对情况紧急、案情单一、易查易结、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要主动出击,直查快办,以防事态扩大,给社会稳定造成隐患。
三是重视“四访一户”。要把解决“四访一户”问题作为服务人民群众,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注意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对反映有道理的,尽快解决;对部分属实的,妥善处理;对无理要求的,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尽最大努力帮助上访群众解决问题,千方百计把来省赴京越级上访的人数降下来。同时,要认真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紧急处置预案,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个别情况复杂的“异常访”和突发性集体访,要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及时果断进行处理,努力减轻党委、政府压力,保证机关正常工作秩序。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为促进基层信访举报工作顺利进行,我们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研究制订基层信访举报工作考评办法,定期检查评比,实行量化打分,对成绩显著的表彰奖励,对工作滞后的通报批评,一是一,二是二,功过分明,奖勤罚懒,把激励机制切实落到实处,把奖励的“实惠”真正兑现给工作扎实、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从而激发基层信访干部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勇创一流的竞争意识,在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中创造出新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