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官场”三种不良倾向
打印

  副职袖手“壁上观” 一些基层组织部门的干部反映说,目前在一些领导班子建设得不好的地方,在重大决策时,副职一般不提不同意见或建议。有时候,甚至副职发现决策要出问题也不表示异议,更愿意“袖手旁观”。他们分析说,之所以产生这种不正常情况,主要是因为领导班子内部的民主集中制等制度没有真正得到落实。班子内部缺乏民主气氛,副手一般不敢提出不同意见。即使“一把手”的决策出了问题,也是领导班子集体负责,个人没有责任,这样对副职的利益没有丝毫损伤。甚至正职出了问题下台后,还会给个别副职提供上台、晋级的机会。

  组工、纪检干部和一些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认为,解决副职“壁上观”的问题,关键在于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并采取措施,使班子内部实施连带责任制,有效避免错误决策,提高班子的工作效能。

  “只说不干”保官帽 江苏省睢宁县委书记郭希忠说,目前一些基层领导养成了只会张嘴说,不会动手干的习惯。他说,之所以产生这个现象,原因主要是他的能力和工作岗位不适应,出现“头”大“帽子”小或“头”小“帽子”大两种结果。他认为,这使得戴着“帽子”的干部遇到问题既不敢摇头,也不敢点头,因为“帽子”不合适,能力不适应岗位,拍板执行可能不准确,“帽子”会丢。这些干部遇到问题只能是双手扶着“帽子”,遇到矛盾绕着走,不拿主张,不会执行,不负责任。

  一些组织部门的干部认为,解决人与岗位相适应的问题,准确选拔干部是关键,事实证明,用“赛马”的方式选人,效果就比较突出。

  自上而下“说好话” 在个别地方因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考核要听取其下属的评价,很多领导干部就不敢批评自己的下属了。现在的情况是“自上而下说好话,逢下而上拍马屁”,“一把手”成了“统战部长”,到处说好话,不敢得罪人,很多精力被迫用来处理各种人事关系。

  (摘自《半月谈》)

  


上一条: 海南省长卫留成痛斥“机关病”:“不作为是最大的不正之风”
下一条: 制度性腐败是最可怕的腐败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