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行政监察制度也面临着与世界接轨的严峻挑战,如何运用监察成果完善监察机关工作内容、执行标准等问题已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通过对全省近几年来一些领导干部腐败案剖析,充分说明大量腐败问题除了外部监督不力以外,重要问题是内部管理缺乏监督制约机制。要有效预防腐败问题,在加大教育、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有必要把监督制约机制引入整个权力运行全过程,实现监督关口前移,克服管理、监督“两张皮”现象,充分发挥监督的综合效能。
一、过程监督是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行政监察权是一种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外部后盾的自我纠正的制度。行政监察的对象不仅针对国家公务员,而且针对行政机关,不论从其监督范围,还是从其监察项目而言,都具有广泛性。实施过程监督能够有效地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推进行政监管体制的建立,按照市场化运作配置公共资源,杜绝重大经济损失和腐败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过程监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履行行政监察职能的有效方式和途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服务型政府是以建立起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和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为前提。实践中要减少行政权力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和条件,就需要针对不同的行政权力运行找准必要干预与过度干预的“临界点”,制定相适应的规范和程序,实施强有力的过程监督,就有利于行政权力在其职责范围内规范运行。
2.过程监督是现代行政监督制度的内在要求。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行政管理主要存在着重权力设置、掌控,轻权力限制、程序等问题研究,在监督上同样存在着重事后查处、轻事前防范和事中监督等问题,致使行政活动中存在大量职权设置不合理、行政责任不具体、制度落实不到位、环节衔接不清晰、操作程序不规范等现象,影响监督指向的准确性,削弱了行政监察权的运行。实行过程监督,就是通过对行政职权的合理设置、程序规范、责任落实,进一步明晰行政监察应掌控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位,有针对性地制定监督制约办法,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3.过程监督是行政监察机关适应社会发展创新管理监督的重要举措。实施过程监督,就是将行政权力运行的过程按照不同内容、环节、部位进行纵向分解,针对可能发生腐败的主客观因素,确立新的监督理念,为充分借鉴现代管理、监督制度,综合行使行政监察权,防止权力滥用、制度缺失、监督滞后等问题,找准了切入点和着力点,有利于提高监督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过程监督要求主观与客观必须相统一
过程监督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是丰富的,不是单一的;是有规律的,不适主观随意的。所以,要提高过程监督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工作实践中,必须要围绕“职权”、“财权”、“事权”丰富过程监督的内容,明确过程监督的步骤,真正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防止过程监督与权力运行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对“职权”运行进行过程监督的内容是:通过对“职权”的规范设置,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务透明度,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比如全省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从对审批权的规范设置、制度建立、程序设定等入手,拟制了《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规范的意见》和《行政审批项目基本程序规定》,明晰行政审批的工作环节、岗位要求、工作标准,渗入了监督制衡理念;在政务公开方面,以推行重要政策、决定重大事项的事前质询听政、公示公告、民主评议等制度为重点,制定了《陕西省政务公开工作规范意见》,使政务公开在内容、程序、方式上进一步理顺关系,确保政务公开有章可循,防止随意性;在效能建设方面,制定了《效能建设六项制度》,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等制度,确保一切行政行为在制度规范内健康运行,避免影响效能建设的行政行为出现偏差。
对“财权”运行进行过程监督的目标和做法是:通过对“财权”的规范和监督,按照公共财政管理的要求,增强政府对财政宏观调控和监管约束,有效切断滋生腐败的“财源”。比如在规范和深化会计集中核算管理方面,省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党政机关、直属机构、人民团体全面推行会计委派制工作的通知》以及指导财政部门制定的《会计集中核算职能规范》,对包括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基本程序、工作标准等在内的财权运行行为进行了规范,不论是管钱的还是花钱的,都有了“紧箍咒”,明白了管钱与花钱的规矩,强化了他律的力度,提高了自律的自觉性。
对“事权”运行进行过程监督的目标和做法是:通过对“事权”的规范和制约,围绕建立决策、实施、管理、监督的程序及规则方面做文章,对重大项目、重大事项强化过程监督,推进配置公共资源和重大项目、事项的市场化运作,有效防范倾向性、普遍性重大腐败现象的发生。比如在举办经贸洽谈会、文化艺术节、重大体育赛会等活动中,都要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综合运用监督手段,实施有效的过程监督。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过程监督是行政监察工作一种新的重要工作方式,要抓出成效,在实践中必须按“四个步骤”开展工作:对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搞清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是第一步;因事设岗定职,对行政职能进行科学设置,形成制约链条是第二步;对工作程序进行规范,落实工作标准和责任是第三步;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手段,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是第四步。“四个步骤”各自独立又相互依赖,必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才能确保过程监督发挥出真正的实效。
三、过程监督在实践中找到了发挥作用的舞台
过程监督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反过来实践又是对过程监督最好的评判和检验。从调查了解的综合情况看,凡是过程监督实施认真的部门或单位,对行政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制约就扎实到位,不仅促进了行政监察职能的履行和发挥,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行政权力运行的质量和水平,维护了政府的良好形象。
1.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从我省实施过程监督的实践看,实施过程监督使监督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使公务员“有权就有责,用权受监督,违纪必受罚”的自律意识得到强化,接受监督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同时,不仅可以把由市场调节的事项还给市场,减少了权力因素、人情因素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而且使政府从繁杂琐碎的具体管理中解脱出来,更多地转向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社会保障(服务)等公共职能方面,行政效率不断提高,诚信度和公信力进一步增强。
2.进一步规范了行政行为。过程监督的实施,使监察机关找到了推动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的着力点,保证了行政监督制度的落实。如2003年我省在承办全国第三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对资金支付、物资采购等实施过程监督,防止了资金浪费和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使这次特奥会办成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体育盛会,受到各界好评。
3.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运作范围进一步扩大。对行政权力加强过程监督,推进了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程。在这方面我省的有关数据很能说明问题。2003年,我省在新建成的西安至咸阳机场专用高速公路沿途广告路牌设置以及使用权出让过程中,首次进行了公开招标拍卖,使原定3000万元的租让收入,经过招标突破了1亿元。同年,西安市政府在对南门外广场大型户外广告牌经营权的配置过程中,用招标拍卖的形式进行市场运作,十块大型广告牌经营权出让年收入达700万元,而该市过去用审批办法管理时,全市的户外广告年收入才500万元。宝鸡市、咸阳市政府将公共环卫设施管理、河堤、道路绿化工程等纳入市场化运作范围,使原来的财政负担变成了财政收入的来源,收到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综合效益。
四、过程监督在不断完善发展中保持理论之树常绿
实施过程监督是监察机关对政府运用行政权力进行监督的一种机制创新,不否认确实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各级政府机关部门的认可,而且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值得在大范围内推广。但是,实施过程监督必定是一种工作方法的有益探索,在理论层面还不是十分成熟,认识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特别在实践中有几个问题需要认真地把握,防止事与愿违,好心办出错事甚至坏事。一是必须克服官僚作风,树立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意识,注意了解和掌握政府机关行政权力的运行与操作,然后制定与实施过程监督相应的措施和办法,使二者紧密结合,防止隔山打炮或隔靴挠痒,提高过程监督的针对性;二是过程监督是以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为目的,实践中必须围绕这个目标进行科学设计过程监督的内容、方法、原则、范围、时机等,真正体现出一切为了行政权力健康运行、一切服务行政权力廉洁运行、一切为了行政权力高效运行,最大限度地把过程监督的效能发挥出来;三是实施过程监督的对象主体是政府机关各部门,在工作实践中要对违规行使权力的部门进行检查、调查、纠偏,或者进行必要的处罚、处分等,势必伤害少数人的既得利益,会遇到各种阻力或干扰,如果顾及私人关系或照顾领导的面子,遇到矛盾躲着走,得过且过地应付搪塞,那么过程监督就成了聋子耳朵样子货。所以说,对过程监督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关键是要丁是丁卯是卯地抓监督,在落实上下功夫,敢于碰硬,敢于下茬,过程监督的积极作用才会真正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