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钟为官不聚财
打印

    明代苏州知府况钟,是个有名的清官。他写过一首《勉子侄诗》:“存心立品贵无差,子孝臣忠两尽嘉,惟有一经堪裕后,任贻多宝总虚花”,就反映出他对聚敛财物恶行的鄙视。

  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况钟虽为官于富庶之地,但却能廉洁为官,一尘不染。《况太守集》在介绍况钟的生活状况时写道:“其内署萧然,无铺设华靡之物。每食一肉一蔬,非公燕别兼味。家人及亲旧相对,尊酒数行,青灯夜话而已。”虽然苏杭乃丝绸之乡,但况钟的长子况宁每次从江西靖安老家到苏州探望父亲,归去时绅士们却不敢以当地的寸丝相送。

  况钟在任苏州知府期间,能严惩贪诈的官吏,曾与巡抚周忱秦奏请朝廷减免江南重赋。他抑制豪强,使织造采办的宦官和卫所将卒有所收敛。

  况钟任苏州知府满10年赴京考绩时,下属官员们念他一贯为官清廉,值此进京之际,为他筹备些礼物,以供打点所用。况钟闻知后挥毫赋诗相拒:“检点行囊一担轻,京华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

  况钟一生做官30年,家中未增添任何田产,人们在他死后归葬时发现,“舟中惟有书籍并服用器物而已,别无所有。”为他送葬时苏州城内“郡民罢市,如泣私亲,其奔程路祭者,络不断绝。”况钟死后,朝廷对其“非财不可取,勤俭用不竭”的品行备加赏慰,特赠正义大夫资治卿;老百姓出于对况钟一介不取之品德的感念,几乎家家都悬挂着他的像来祭祀。由此可见,公生明,廉生威之真谛。 


上一条: 清官刚正重名节
下一条: 外逃贪官在国外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