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同志在去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所有党员干部必须要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在党的十六大,他又把反腐败提到全党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的高度,指出“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这些深刻的告诫和警示,指明了党内存在问题之所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着力点之所在。
一、党内某些腐败现象正向既得利益集团演化
所谓利益集团,是指一部分人或一个阶层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殊利益而结成的利益共同体,或者利益联盟。而既得利益集团则是指对公共资源享有支配权的社会阶层,为了共同的特殊利益而结成的共同体。一旦这部分人结成利益集团,将对社会走向公正、公平具有直接而巨大的危害。实际生活中,已经发生了以政治权力为纽带,网络各方面人员,结成一个特殊利益集团,大量鲸吞社会财富的情况。前不久查处的沈阳“慕马案”,就是以慕绥新、马向东为核心,网络了从党委、政府官员到司法、财税、烟草、国企、私企等各方面人员,形成一个政治上结帮拉派、经济上同流合污的犯罪集团。在这个集团中,涉及沈阳市、局级领导干部就有23名,其中居然有17个“一把手”。曾经杀过42条人命的黑社会性质犯罪集团头目刘涌也被网络其中,并当上沈阳市人大代表。在这个集团中,慕绥新被尊称为“大哥”,他的那帮人经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是“有事找大哥”,这个集团利用各方面权力和关系,疯狂聚敛社会财富,并逃避打击。这已形成一个具有既得利益集团性质的特殊利益集团。当前,以以权谋私为主要特征的某些腐败现象正在向既得利益集团演化和发展,出现了值得警惕的某些特点:(1)以权谋私案件已从交易型发展为攫取型,以政治权力为手段,获取各种特权、“特批”,掠夺社会资源,攫取非法暴利;(2)权力的利益属性尤其是非法利益属性越来越突出,一些党员干部的特权越来越大,“要赚钱,先抓权;抓到权,大捞钱”成为一些人敛钱暴富的“捷径”;(3)越结越复杂的“关系网”和集体腐败,成为腐败案件的顽症,既难发现,又难查处;(4)犯罪分子由个体行为向家族、团伙行为发展,有的甚至同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勾结,窝案、串案、案中案明显增多;(5)腐败正在向政治领域渗透,向“一把手”扩张,吏治腐败、司法腐败也成为人们的关注点。1998年全国查处的地厅级干部中,“一把手”占总数的42郾1%。这些现象发展下去,就可能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对党具有极大的危害。
二、既得利益集团的特征及危害性
既得利益集团不同于一般利益共同体,它是以政治权力为手段对公共资源和社会利益进行支配和占有的特殊利益集团,因而它的危害性要比一般利益集团严重得多。为了深刻认识可能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同人民的矛盾,对既得利益集团的特征作以下概括:(1)以利益为纽带,结成一个严密的网络和组织体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2)以政治权力为工具攫取对公共资源的支配权,并在人民面前处于特权的地位。权力寻租、设租,是这集团的显著特征;(3)既是经济集团,又是政治集团。因为他们攫取公共资源的手段主要靠政治权力,因而总力图获得更大政治权力,攫取更多的社会财富;(4)集政治蜕变、经济贪婪、生活腐化于一体,不少腐败分子丧失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生活腐化、宝马香车、骄奢淫逸;(5)具有疯狂的贪婪性、扩张性、渗透性,甚至带有黑社会性质。“慕马”集团和厦门远华集团就具有这些特征。远华集团网络了上至公安部副部长,下至一般办事员,从市委书记、市长、公安厅长、海关关长等上下左右,结成了一个严密集团。案发后有人上下疏通关系,有人通风报信,有人海关放行,等等。现在社会上和党内出现的一 些“关系网”,发展下去,有可能演化成为既得利益集团。对此,我们要高度警惕和重视。
既得利益倾向是党内最危险的倾向,它的危险性就在于掌握着政治权力,利用政治权力,攫取公共资源,巧取豪夺人民利益。
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列宁亲手缔造的苏联共产党(前身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就是毁灭于党内逐渐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之手的。上个世纪80年代苏联改革之初,各级党政机关大办实体,许多党政官员坐上了公司、银行经理的宝座,公司的办公室往往设在党团市委或区委的办公室里。当时在共青团干部中流传着一个口号:“人民委托我们成为百万富翁。”这些人发财致富很容易,主要是勾结起来倒卖批文和紧缺生产资料,甚至走私战略物资。苏联剧变后,这些腐败分子摇身一变成为“新贵”、“红色资本家”,在资本主义复辟了的社会中依然处于非常优越的地位或身居要职。从这一点上看,苏联剧变,是既得利益集团发动的一场自我政变。从苏共失败的悲剧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工人阶级执政党对历史周期率并不具有天生的免疫力;真正的免疫力是人心。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就必然要失败。我们要十分警惕腐败丧失人心,败坏党的免疫系统。
覆车之辙,足以为训。我们一定要汲取苏共失败的深刻教训。既得利益集团不仅从内部瓦解党、败坏党,而且对党和政府的威信造成毁灭性打击。苏共的灭亡使我们看到了可怕的一幕:在苏共各级办公楼被占领,财产被查封、没收时,没有哪个地方的工人、市民起来保卫自己的市委、区委和州委,连党员也无动于衷,军队也拒绝执行命令甚至发生倒戈。我们要以前苏联为鉴,防止党内形成既得利益集团,防止既得利益集团毁掉党,毁掉社会主义!
三、重拳打击非法致富行为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但是,对非法致富行为必须重拳出击,以保护合法致富,防止形成既得利益集团。
第一,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限制干部特权,切断权力与市场的脐带,严防权力寻租。一方面要规范市场秩序,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要限制干部特权,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减少权力对市场的干预。从当前看,应该也能够做到以下四点:一是限制特权。一些干部动辄调动资金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元,重大建设项目的决策、重要工程的发包、重要人事的任免等都由个人说了算,这实际上是一种特权。二是规范权力。对每项权力进行严格的界定,加强内部监控,使权力严格按照法律和法律程序来运用,法无授权即违法,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用权,防止权力设租和滥用。三是分解权力。对于高度集中的权力要进行合理分解和下放,并形成互相制约的制衡机制,有的可以转移给市场或中介组织,通过市场机制来运行,避免由于权力过分集中而形成垄断和特权。四是监督权力。权力需要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监督需要权力,没有权力的监督只能是个摆设。只要紧紧抓住权力这个形成既得利益集团的核心问题,断开权力与市场的联结,就从根本上阻断了用政治权力狂敛社会财富的途径。
第二,树立人民权力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通观当今世界,即使标榜为最民主的政治体制,原本属于多数人的权力总是通过少数人来行使的。这种权力所有者与权力行使者的分离,就可能带来权力凭借个人意志和好恶运行的越轨失范行为。权力本身并不能保证权力规范性运行,而且权力的支配性、利益性、扩张性特点,容易导致权力的扭曲和滥用。解决这个问题,除了从法律上制度上规范权力的运行机制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党员和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首先要破除剥削阶级的权力观。一是要破除权力私有化观念。认为权力是个人奋斗挣来的,领导看重赋予的,或者用钱买来的,因而属于个人的私有物,愿意怎么用就怎么用。这是腐败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二是要破除权力商品化观念。把权力视为商品,待价而沽,大搞权钱交易,只有私有化,才可以交易。三是要破除“官本位”观念。以当官为追求,以权力为中心,以金钱为目的,编织“官”系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些腐朽的权力观,严重腐蚀了党员干部的思想,导致了人民权力的滥用和异化。其次要树立“权力就是责任、领导就是服务”的意识。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权力只意味着责任,意味着义务,意味着奉献。
第三,打击非法致富行为,把既得利益集团形成的可能性消除在萌芽状态。既得利益集团是利用特权而非法致富的腐败集团,占有社会资源敛财暴富是他们的根本目的。因此,一是继续抓紧大案要案的查处,重点查处领导干部中以权谋私案件。二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各项法规制度,杜绝政治权力进入市场。如果我们有健全完善的各项经济法规制度,不法分子就没有“空子”和“机会”侵吞国家财产;如果权力的行使者依法行使权力,也就不会发生权力进入市场、权钱等违法问题。三是规范税收政策,公开个人收入,严厉打击偷税逃税行为。四是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强化产权法人人格化。国有企业实行产权主体、资金增值、受益分配等多方面的改革,使权力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