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群众的呼声有回声,是领导者应当具备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人民群众往往就是从对待他们呼声的态度中,来观察和评价领导的。领导对群众的呼声有回声,群众对领导的号召就会积极响应。事实证明,哪里的领导对群众的呼声听得认真,回应得及时、具体,哪里的领导就有威信,党群干群关系就好,群众的积极性就高,工作就一定生机勃勃。
对于群众的呼声,大多数单位的领导是重视的。但也有这样一些为官者,对上面交办的事情非常认真,对来自群众的呼声则往往充耳不闻。有的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起来并不困难,群众也一再呼吁,可就是不予理睬;而一旦上面发话了,马上就“高度重视”起来,很快得到解决。这种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对群众呼声冷漠相待的做法非常要不得。对群众负责和对上级负责是完全一致的,这种一致性的根本点,就在于我们的各级领导机关都是为人民服务的。
有的官员感到,现在是大事多、新事多,有时也想对群众的呼声作出回应,可实在顾不过来。不错,大事关系着群众长远、根本的利益,当然要抓好,但决不可因此而对群众的呼声漠然置之。作为领导,既要关心群众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又要关心其当前的具体的疾苦。群众的呼声有时看上去是些具体小事,但往往直接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冷暖。
当然,强调对呼声要有回应,并不是说群众怎么要求就怎么办。正确的做法是按照江主席“三个代表”的要求,对其加以分析,弄清性质,区别情况给予处理。对于该办又能办的要立即办;对于该办但一时办不到,以及不合理、不该办的,则应做好解释工作。其实,大多数群众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我们心想到,话说到,力尽到,即使是该办的暂时没完全办到,他们也会予以谅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