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巴山深处,人们经常看到一位中等身材、体形消瘦、衣着简朴的中年男子穿梭在南江河畔的山山岭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民排忧解难,为党惩恶扬善,为纪检监察事业无私奉献着。他就是陕西省镇坪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陈明春。
陈明春在纪检监察战线上已战斗了10个春秋。10年来,他用一位共产党员的情怀实践着自己的人生追求。1991年的秋天,同他一起分配到镇坪工作的老乡、好友,有的回了老家,有的被提拔重用,有的选择了令人羡慕的职业,陈明春也正准备调回老家安康市工作,这时组织决定调他到监察局工作。不理解他的儿女们责怪他死心眼,不该放弃回城市工作的机会。回答他们的却是父亲坚定的心声:“我是共产党员,就应该听从党组织的安排。”
1997年,陈明春又有一次机会到一个收入较高的部门去任职,可是新一届纪委领导班子选举产生了,把他推到了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的职位,他无怨无悔地留了下来,这一干又是五个春秋。他在日记中写道:“干纪检监察工作,这是我无悔的选择,自从我选择了这个职业的那一天起,就准备在这个岗位上干到退休。”陈明春不但自己钟爱着纪检监察事业,他还教育和鼓励他的同行们也要热爱纪检监察事业,他说:“我们这项事业虽然得罪人,但得罪的只是那目无法纪的少数人,而保护了党和国家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的事业是神圣而伟大的。”
镇坪县人口虽然少,但关系网复杂,加之又是全省有名的贫困县,办案手段落后,办案经费无法保障,给办案带来很大难度。所以谁都不愿管案子,不愿办案子。1998年初,县纪委常委会议决定由陈明春分管办案工作,他义无反顾地接受了工作任务。为了保证案件的数量和质量,他结合本县实际,建立健全了办案机制,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了案件协调领导小组;完善了奖惩激励机制。实践证明,陈明春的这些做法,确实奏效。镇坪县案件查处数量年年稳中有增,质量明显提高。1998年在全区10个县市案件查处评比中一跃进入第二名,受到地区纪委监察局的表彰奖励;1999年实现了全县乡镇办案无空白的奋斗目标;2000年达到了每万人6案的好成绩,创办案历史纪录。
1998年,群众举报县矿办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利用职权受贿。这个案子涉及县上有关重要部门,取证难度大,关系错综复杂,上级领导也不愿处理,最后,在陈明春的力争下,决定立案。这时说情者络绎不绝,有的打电话,有的亲自上门,个别上级领导还在一边旁敲侧击。可他不为所动,为了排除干扰,他白天关掉BP机下乡,晚上才到办公室找人谈话,搜集证据,顶着无形的压力,加快了办案的速度。案情很快水落石出,一名矿办负责人被撤职,一名财务人员受到纪律处分,并没收违纪资金2万余元,挽回经济损失10万余元,人民群众闻之拍手称快。
2000年6月,镇坪县洪石河流域遭受百年不遇的暴风雨袭击,农田淹没,房屋倒塌,广大人民群众处于极度困难之中。就在国家的救灾物资一批批运往灾区时,一封20余户灾民联合签名的检举信到了陈明春手中,信中反映斐河乡党委书记利用职权,从自己的门市部中给灾民供应霉变大米,并挪用救灾款。接到举报后,陈明春果断决定成立调查组,并亲自冒着酷暑和高温,步行60多公里深入到受灾最严重的斐河乡进行调查。到了斐河乡,他不顾路途劳累就带领调查组深入到村组受灾户进行调查了解。由于受灾严重,通往村组的道路基本无存,有时为找一户人家需绕道几十公里,为了抢时间赶进度,有时,连续十几天喝冷水,吃干方便面,累了就倒在地上休息一会起来又走。超负荷的工作把他的身子累垮了,一连几天发高烧,卧床不起。他又不愿意回城去治疗,只好请乡村医生用些土医方治疗,最后在县纪委领导的反复劝说下,才被送回县医院住了三天,病情稍微好转后,又投入到办案工作中去。一个多月共走访了解50余户,日行程30公里,掌握了大量证据。
调查初期,涉案者大摆其功绩,甚至威胁办案人员,气焰十分嚣张。面对这样一个咄咄逼人的审查对象,陈明春没有退缩。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猛攻,使被查者无法串供,难以制造伪证,就这样攻克了一道道难关,解开了一层层谜团。群众所反映的事实终于被查实,这个乡党委书记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和行政降级处分,其他几名乡干部也同时受到党政纪处分。纪检监察干部处于反腐败斗争的最前沿,时刻面临着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陈明春始终以一位纪检干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为金钱所动,不为利欲所诱,不为人情所绊。
他有4个子女,有两个无法安排工作只好外出打工,还有两个勉强被安排在企业上。为了子女的工作,妻子与他不知争吵了多少次,让他去找领导求情给小儿子在行政部门安排个工作,他说:“找人求情给自己办私事,我永远办不到,他们有本事就应该自己去努力。”而且要求儿女不能打着他的招牌去找任何领导办私事。陈明春不但对爱人、子女要求严格,对自己要求更严格。1999年,某乡的一位党委书记因挪用贪污公款被县纪委立案核查,在一天晚上,这个乡领导提着一包东西敲开了陈明春家的门,希望他在研究时能给予关照。陈明春毫不客气地将对方拒于门外。
陈明春不但在清廉自律方面是榜样,在艰苦奋斗方面也堪称楷模。下乡外出,他从不住高档宾馆,不进高档餐厅。在单位的财务账里看不到他所报销的招待费条据和手机费条据。连他办公室的电话也是从行政办公室串起来的副机。由于工作需要,2000年底县政府领导特意关照让财政局给拨3000元专款,让他购一部手机,钱拨到单位后,因单位经费紧张,他毅然放弃了购买手机的机会,对此,很多同志感到不理解,而他说:“现在单位困难多,应该以集体利益为重。”
陈明春在违纪人员面前铁面无私,但对待农村特困户群众却像是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华坪乡三坝二组陈明翠一家三口孤儿寡母,日子过得很艰难。2000年县纪委常委到华坪乡扶贫联亲结对子,了解到这户情况后,他特意与这户困难户结成了对子。几年来他为陈明翠家支援籽种、农药、肥料等达5000余元。在他的帮助下,全乡有名的贫困户,现基本摆脱了贫困。
对于陈明春人们有不同的评价。有人为之感叹:如今社会,陈局长这号官少有选有人替他打抱不平:“陈局长,你在纪检监察战线上干了上十年,一直没有升迁,而你仍然拼命干,你图个啥呀芽”陈明春听了微微一笑:“我不是图名图利才为官的,干我钟爱的事业,我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