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26日晚7点多,一场罕见的雷雨大风和冰雹袭击了永寿县御驾宫乡。全乡10村181户受灾,其中86户335人无家可归。灾情就是命令,接完电话报告的包乡领导、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陈希文心情沉重,彻夜难眠。第二天一大早,就急匆匆赶赴受灾现场,组织干部群众抗灾救灾。经过雷雨冰雹袭击的村落一片破败景象,寨子、南屋两村受灾尤为严重。县纪委书记陈希文一行踏着泥泞的道路,挨村逐户查看着灾情,深入到被临时安置的受灾户家中问寒问暖。望着灾民们愁苦的神情和村、乡干部们焦急的眼神,陈书记动情地说:“大家放心,有共产党在,有我们在,绝对保证大家渡过难关。”
晚上8点,陈书记不顾一天的劳累,亲自主持召开乡村干部紧急会议,研究安排全乡抗灾救灾工作,明确提出几点要求:一、成立由党委书记负责,乡、村干部参加的御驾宫乡抗灾救灾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和协调各方面工作。二、立即将受灾的详细情况向县委、政府写出书面报告。三、向南屋、寨子两村的省、市包扶单位报告灾情,请求援助。四、立即修复乡政府至南屋村的水毁公路,保证救灾物资顺利送达。五、领导小组兵分三路逐户查看灾民安置的情况,绝对保证灾民有吃、有住、有衣穿,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党的温暖。
乡政府至南屋村的道路水毁严重,直接影响南屋村救灾工作,陈书记及时协调,开展修复工作,由交通局无偿提供压路机、城建局无偿提供水泥排污管,村上出劳力,县乡领导亲自指挥,集中时间抢修。在抢修的三天突击战中,陈书记始终和干部群众战斗在一线,往返于几处重要路段,严把质量关,确保了水毁路段及时修复。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陈书记在御驾宫乡主持召开的救灾现场办公会议上对民政、农业、扶贫、土地、水利、防汛等部门讲的,他还语重心长地说:“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群众遭灾,我们责无旁贷,职能部门必须率先垂范,特事特办,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会后民政、土地、扶贫等部门各司其职,及时组成调查组深入受灾村户详细核查,积极实施救灾工作。民政局将面粉、油及时送到了每个灾民手中,土地局带领规划人员给受灾户落实了宅基地并免收庄基费,扶贫办从全县移民搬迁资金中挤出一部分,保证受灾户每人1000元搬迁费,支持群众建房,重建家园。
抗灾救灾、恢复生产关键是资金问题,陈书记积极建议县上领导,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向灾区献爱心活动,自己带头捐款100元,同时组织县纪委同志捐款320元,在他的带领下,全县捐款40489元,解决了灾民的急用。
全乡42户重灾户能否顺利搬进新居,安全过冬,是压在陈书记心头的一件大事,8月12日他又一次来到乡上,和乡党委书记、乡长一起赶到寨子、南屋两村,亲自和大家一起规划宅基地。为了使宅基地规划集中、合理,他分别召开了受灾户、乡村干部、县乡村干部等多次座谈会,征求意见,合理规划,确保顺利实施,不到3天时间,42户的宅基地全部划到了灾民名下,干部群众无不感激陈书记。
8月17日是陈书记第五次带领有关单位负责同志深入灾区督促救灾工作,当民政局将每户500元的救灾款发放到全乡42户手中时,灾民杨启华一手拉着陈书记的手,一手端着自产的西瓜,热泪盈眶地让陈书记吃瓜。面对群众的一片真情,陈书记流泪了,他说无论如何要把灾民安置好,全社会要关心支持灾民重新建设家园。
不到半个月时间,省政协民建组织将一万元捐款送到了寨子村村民手中,民政局的救灾款、救灾粮送到了灾民手中,移民搬迁资金每人1000元已经落实到位,即将下发。这一桩桩、一件件感人肺腑的工作,无不浸透着陈书记辛勤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