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知悔悟 只是此时已太迟
2000年11月2日上午9时,辽宁省凤城市原副市长兼公安局长陈世奇走上了丹东市中级法院审判大厅的被告席。
令人很难相信的是陈世奇竟是个集受贿、贪污,非法所得近百万元的贪官。因为,在凤城市干部和群众的眼里,陈世奇从公安局政委到局长再到副市长,其形象可以说一直被耀眼的光
环笼罩着。如今的陈副市长居然也会站在审判厅的那个铁框子里,善良的人们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慨叹:人心叵测呀!
是啊,从乡广播站编辑走到副市长的位置上,陈世奇用了33年,这期间,他周身笼罩着许多光环,他干出过许多政绩,他赢得过许多喝彩,多少人对他毕恭毕敬俯首贴耳。尽管自我感
觉秽行隐晦得很深,可煞费苦心的结果,终究还是没能跳出这样一种难堪的结局。
陈世奇站定后面对国徽时,人们注意到他不由得皱了皱眉头,然后闭上了眼睛,似乎陷入了沉思……
“我感到了自己问题的严重性。我总认为自己工作干得挺好,得到过上级的好评和群众的公认,滋生了一种舍我其谁的陶醉,结果放松了自己,做出了许多愧对组织和干警的事,现在
想来很后悔……”这是2个月前在“两规”期间,他对办案人员说出的话。
“我对不起组织,对不起风城市公安局的干警,也对不起家人。从收点拿点不算啥,到自认为很有把握地收受贿赂,日积月累地养成了习惯,别人求我办点事,如果不从中弄些钱,就
没有满足感。尽管自己也怕出事,而且是小心谨慎,但还是没能遮掩住一切。”这是几天前,他在等待宣判时对办案人员说的心里话。
53岁的陈世奇,1989年6月任凤城市公安局政委,1993年2月任局长,1999年1月任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他的腐败行为大都集中在这段时间里。11年间,他用权力为自己掘
出了一个硕大的陷阱,并跌落了进去。从2000年6月末案发至今天等待法庭的宣判,4个月里,他逐步地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所愧悔。他常常想,11年里如果早些拿出4个月自省一下,
该不至于有今天!
人的悔悟,为什么总是来得太迟?
金字招牌亮一亮〓即可端坐收渔利
陈世奇很会利用公安局这块金字招牌,并以此来抓局里的福利。他公开提出了一个口号叫“爱警如子”,尽管封建色彩很浓,但足见他是很看重提高干警福利的。他也确实做过一些为
干警着想的事。可与此同时,他还干了些什么?
1992年,一位干警的妻子王某停薪留职后,便想在风城开个典当行。为了寻得福利,她找到了时任公安局政委的陈世奇,想以风城市公安局劳动服务公司的名义开办。陈世奇听了她的
想法后,就知道她是看上了公安局这块招牌,觉得局里不出一分钱,还能白得一笔钱,在没与班子沟通的情况下同意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操办,1993年初典当行开业了,公安局机关不
少人都入了股。此时正有风传说陈世奇要任公安局局长,一天,王某找到陈世奇问他入不入股,陈同意入股,可一直没拿入股钱。不长时间,陈世奇任公安局长,王某通过别人对陈讲
:不拿钱也算入股了。年底,陈世奇收到典当行的红利3000元。此后,陈世奇同意将公安局一辆雷诺牌轿车卖给典当行,典当行为了在转手时能卖出个好价钱,跟陈世奇说要连牌照一块卖。陈世奇不同意,王某便送给他5000元,见到钱后他便同意带牌照转卖。1994年下半年,国家下文件不允许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家属经商,陈世奇便通知典当行停办,王某通过一位副局长找陈世奇商量:为了避免损失,可否将典当行转包出去?陈世奇知道这后面还会有“实,当即表示同意。年底,陈世奇不仅收到王某退给自己的干股5000元,而且还收到了典当行送到手的写有陈世奇大名的2万元的存折。
当上局长后,陈世奇权力更大了,公安局的一切都得他说了算。1993年,公安局在风景优美的凤凰山脚下建起了“霓香不夜城大酒店”。因经营亏损,决定对外招标承包。1994年5月
,个体户周某找到了陈世奇说:“让我承包酒店,挣了钱每年给你个十万八万的。”陈世奇笑着说:“如果每年能给我个三两万,我也知足了。”经他一番运作,周某顺利地承包了“霓香不夜城”,对外仍打着公安局的招牌。期间,陈世奇不仅经常光顾该酒店,帮助周某出主意想办法,派干警维持治安秩序,而且还规定局里的招待都安排在“霓香不夜城”,并帮助周某宣传揽客。1995年春节前,周某在陈的办公室送上了1万元的“年礼”。1996年春节前,周某又送去了1万元。由于上级要求凤城市公安局必须与“霓香不夜城”脱钩,1996年4月该酒店卖给了别人,周某认为以后肯定还有用得上陈局长的时候,于5月的一天,来到陈世奇的办公室一次就送给他了6万元,说是“酬谢局长帮忙并兑现曾有的承诺”。
以改善提高干警福利的旗号,在为局里创收的同时,自己稳稳地坐收渔利,神不知鬼不觉,陈世奇落了个名利双收。
收钱自恃有原则 伸手便不虑后果
陈世奇与部分中层干部的关系很“融洽”,可这种“融洽”是建立在“恩威并举”手法之上的。想与陈局长攀关系求其关照,没有金钱作为调合剂那是不行的。而陈世奇“收”钱是有
一套原则的:心腹的钱可以大胆地收;干得好并想受重用的可以收;与自己有矛盾愿意化解的酌情收。他认为有了这三条便可以说相当稳妥了。故而,他收起钱来既放心又自得。
1998年末,局里酝酿提拔一名局长助理,陈世奇马上暗示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治安科长G说:“局领导班子将进行调整,可要好好干哟。”G见局长如此器重自己,心里十分激动。1999年初,G从科里的小金库里拿出2万元带在身上,准备伺机送给陈局长。春节头几天,陈世奇出差刚回来,G便打通了他的手机,说要去看看局长。正准备在宾馆用餐的陈世奇让他过来
一同吃饭,G受宠若惊地即刻赶到,见人多,便说要找局长说几句话。陈世奇跟到了走廊,G见前后没人,迅速地掏出钱塞进陈的衣兜,伸出两个指头:“春节要到了,这个数你拿着用吧。”几天后,G觉得上次匆匆一面,话没说透,便来到局长办公室,这次陈世奇很明确地告诉他:“我想提拔一名局长助理,认为你是最合适的人选,我给你操作操作。”G听后又拿出1万元,感恩戴德地说:“那就让你费心了。”但由于风城市委没有批准这次调整方案,G没能当上局长助理。4个月后,上级准备在局内提拔两名副局长,G便找到已是副市长的陈世奇:“这次还需要你多帮忙。”说着又掏了1万元。事后,陈世奇不仅极力推荐G,而且在公示期内压下了数封针对G的上访信。又过了3个月,陈世奇到市委组织部说:“如果没发现什么问题,该上任就上任吧。”1999年12月,G被任命为副局长。
局里的“小金库”由陈世奇说了算,账和钱由出纳保管。1997年末,出纳向陈提出要求给自己补助房款1.5万元。陈世奇说这事不好单独解决。出纳便想从“小金库”里支出,陈答应
了。1999年初,出纳找陈世奇说:“你的房子也花了不少钱,应该补助点儿,我就从小金库
里给你解决两三万吧。”陈世奇说:“这样不行吧,出事了不好。”出纳说:“这你就放。”两天后,出纳到陈的办公室给了他3万元。陈世奇心里清楚,在关键岗位上就该有这样的知己。
1996年,下派干部W被分到了凤城市公安局工作,他心里清楚,要想进步,不仅要在工作中做出成绩,而且还必须把领导搞掂,有“融洽”的关系,不然很难有番作为。一年后,在去
陈世奇办公室报批捕卷时,他将事先备好的装有5000元的信封放到了陈局长的桌子上:“如
果局里有好位置帮我考虑考虑,让我锻炼锻炼。”半年后,与W同时下派的人被提拔为中层干部了,他认为自己就差在“出血”少了,便又揣上1万元来到陈世奇家:“听说最近中层干部要调整,有机会给我考虑一下。”陈世奇说:“你干得挺好,而且要求上进,有机会领导们自然会想到你。”不长时间,W就被任命为四门子派出所所长了。
陈世奇不仅善用心腹,而且还会化解与自己有矛盾的人以笼络人心。曾是局政治部主任的T被陈世奇怀疑搞过举报自己的活动,为了躲开陈世奇,T主动要求到通远堡当派出所长,陈
世奇答应了。T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以后每年春节都给陈局长送钱,当了5年所长送了1.8
万元,通过如此磨合,他们之间竟摈弃了前嫌。后来T又想调回局里工作,送给了陈世奇1.5万元,经陈世奇一番运作,终于替他物色到了一个让他满意的好位置。
如果单从表面上看,陈世奇是个治局有方的人。1995年至1997年,凤城市公安局在他的领导下连续3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公安局”称号,还连续3年被省公安厅评为“三个一流”
先进集体。耀眼的光环、权力的便利和收钱的原则,使他肆无忌惮地频频伸手敛财。
防范败露虽有招 秽行亦难久遮掩
陈世奇不仅善于用各种光环遮掩自己的秽行,而且在他受贿的同时,就已着手防范的准备了。
早在1995年的时候,陈世奇就收受了许多贿赂,为了防止别人知道他钱多,有与收入不符之嫌,他没有把钱拿回家,而是让局里与他关系很好的一名女干警为自己保管这些钱。1996年
初,陈世奇把总数23万元的一笔钱交给了那位女干警:“别人知道咱们关系挺好,这笔钱你
替我保管起来,但千万不要用咱俩的名字,以防不测。”于是那名女干警用亲属的名字和化
名替陈局长把钱分散地存入了多家储蓄所。
与此同时,陈世奇又找到局统计员说:“我这里有15万元,不便以我的名字存,这事你替我办一下,什么方式由你定,可千万保密,存单由你替我保管。”统计员满怀局长的信任和委
托,完成了陈世奇交办的事情。
2000年4月初,凤城市公安局副局长张振被“两规”,身为副市长的陈世奇预感到了危,即刻开始加以防范。他把公安局的司机找来说:“我有19万元现金,你和我儿子一同去本溪把钱存起来,就以你的名头存,只有这样我才放心。”一切办完后,陈世奇仍没有高枕无忧:狡兔三窟,我还要有第四窟。
5月初,陈世奇对妻子说:“现在局里出事了,我们应该有所准备,咱家的钱与收入不符,要把那些存单交给你母亲保管,这样能安全些。”于是7张存单累计51万元被他隐匿到了岳母的家里。
安排好了自己的钱财后,陈世奇又回手开始处理公安局的“小金库”。他以给老干部报销医药费的名义和给食堂拨款的方式,处理掉了“小金库”里的钱。这实在是两全其美之举:既
消除了暴露问题的隐患,还给老同志和干警们做了一些好事。他希望这一切能助自己平安地渡过眼前的难关。
但一切都枉费心机,遮掩中的秽行最终还是被扯出晾在了光天化日之下。“什么事情都一样,只要做过了,就无法遮掩,除非压根不做,我是做公安工作的,早应该明白这一点。”这
是陈世奇在交代问题时发出的哀叹。只是当初他完全没想到自己真的会有今天。也许这是所有腐败分子由“迷”到“清”认识上的一个必由过程。
鉴于陈世奇认罪态度较好,并能积极退赃,丹东市中级法院一审以受贿罪、贪污罪判处他有期徒刑10年。陈世奇的结局,正昭示着所有腐败分子的一种必然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