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年前,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和母亲住在大山深处乡下的外婆家,晚上有一段时间村里老是缺电,一停电母亲便端出了家里留着的煤油灯给我写作业照明用。昏暗的煤油灯自然是不能和明亮的电灯相比的,于是我总忍不住频频抱怨,母亲这时候就会给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说那会儿还是在建国初期,别说是电灯,连煤油灯也没有,全家仅有一盏简陋的油灯用来照明。因为怕耗油,每天夜晚那盏油灯只给母亲兄妹几个在一起看书学习用,而外公外婆则只能借着月光准备第二天一家人的生活。
从此,在我的记忆里除了煤油灯,又有了一盏油灯的故事。我常常会幻想母亲小时候在油灯下埋头苦读的情景,想象着幼小的母亲不时起身去剪掉跳跃着的火花时,那时好学的母亲是多么的希望自己能拥有一盏明亮的煤油灯来看书学习啊。母亲没想到,几年后外公和外婆真的买来了一盏煤油灯给她和弟弟妹妹们看书用,尽管那会儿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煤油和其他的生活品一样由国家按计划供应,每晚母亲的煤油灯只能点燃两小时,母亲还是每天要把家里仅有的这只煤油灯擦得雪亮雪亮。终于有一天,当一根长长的电线通到了这个遥远的小山村里后,母亲的那盏煤油灯又变成了亮如白昼的电灯,那一天,是这个小山村里阳幸福和美丽的一天。母亲说,
那是她无法忘记的一天,甚至现在只要想起山村里那第一个灯火通明的夜晚,她就无法掩饰自己的喜悦之情,高兴啊。
前两年,我买了新房后搬进了新居。新房装修得很豪华,光是各种灯具就有上百个,这些大大小小的灯具将新房的各个房间点缀照亮得五彩缤纷光芒四射。等一切都布置妥当后,我把一直生活在乡下的母亲接来住了一段时间。老人进了新房后,瞧瞧这,看看那,最感兴趣也最好奇的是房间里各种各样用来装饰和照明用的灯具。她问我一个房间里要这么多的电灯做什么?这不是浪费吗?有一两个电灯还不够吗?我笑着对母亲解释道: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国泰民安恰逢盛世,老百姓生活都富裕起来了,就说电灯吧,今天的电灯不仅仅是用来给人照明的,更是用来装饰和美化生活的工具。您瞧瞧这么多的灯开着是不是很漂亮?很好看?
作为世纪老人一生勤俭的母亲并不十分赞同我的观点,她总是觉得开着这么多的电灯是浪费。可60年来从油灯、煤油灯直到电灯一路走来的她,看到我家有那么多色彩斑澜美仑美焕的灯具,还是露出了由衷的高兴,毕竟这就是今天我们美好生活的像征,是验证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民从贫穷到富裕的最好的写照之一,不是吗?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