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中国的腾飞
打印

  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共和国做出了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古老的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1997香港回归:香港自秦朝起明确成为中原领土,直至19世纪中叶清朝对外战败,领域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成为殖民地,香港从而开通港口发展。1980年代,中英两国落实香港前途问题,于1984年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方承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香港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原有的生活方式,香港并可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也就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是中国的胜利,是中国人的胜利,十年香港发展的里程表明,我们中国人做的不比别人差,英国人可以使香港繁荣,我们更能做到,让那些反华分子阴阳怪气地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去吧,事实胜于雄辩,智慧勇敢的中华民族万岁!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成现实。这次发射是人类探索太空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成就。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精美的幻灯片再现了航天城的美丽,弱水河畔,长满被称为“英雄树”的胡杨树。航天英雄就是在这片“英雄林”出征的。2003年10月15日5时28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广场,一身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走去。他坚定地说:“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李继耐只说了两个字:“出发!”,就为这两个字,李继耐练了几个小时。因为这两个字必须在杨利伟请示的话音落地后,马上干脆、果断地喊出,做到适时、适度。

  飞船的返回舱上,印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蔚蓝的天空中显得格外夺目。飞船的底部,捆绑着4个巨大的火箭,它们就是有名的“长二F”火箭,让时间回放至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历史已为这一刻定格。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成功地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乘这艘飞船成功绕地球14周后并安全返回。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中国继俄、美之后,成为第三个具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国力增强和科技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2008北京奥运会:奥运精神人人夸,走上北京2008!”的确,在雅典奥运会上,奥运健儿肩负国家重托,不负全国人民的厚望,以顽强的拼搏精神,支持到底,精湛的运动技术和良好的体育道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创下了金牌数历史之最。

  这些奥运健儿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可他们拿到的奖牌不是说拿就拿的,因为他们谁不是“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耕耘的付出,哪有丰收的喜悦?他们哪一个不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训练?奥运健儿们的奖牌并不轻,因为里面见证了他们的努力,见证了他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并且获得了奖牌,圆了他们的美梦,也圆了我们全国人民的美梦。

  刘翔以超世界记录的骄人成绩夺取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跨栏金牌,0.1秒之差就是成功和失败的依据.运动员们全都是凭借实力自征服一切的.正所谓鲁迅先生所说的:”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运动员们取得这么骄人的成绩,还不是因为他们天天训练的结果吗?这种奥运精神多难得呀!

  如果大家能将奥运精神运用到工作上,运用到学习上,运用到无数人们的生活上!那么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好!奥运精神,这种不怕艰难,坚持不懈,都要为自己的国家增光的一种伟大精神!

  到2008年,改革开放步入而立之年,回眸这30个年头,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改革逐步深化并推动开放,开放也进一步促进改革。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禁海几亡,开海则强”, 30年间的改革开放恰如600年前的郑和下西洋一样,我们正是以一种更加开放的精神走向世界,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和伟大复兴。

  回顾30年历史,可以说,没有当时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的突破,就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0年来,我们党形成并确立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就其逻辑演进程序而言,完全是以真理标准大讨论为起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并且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实践性是其最鲜明特征。实践的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逻辑主线,是中国改革开放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改革方法论的坚实基础。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是以科学的方法论做支撑的。这个方法论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中深入党心、民心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虽然没有产生新的思想,但是,却使人们的思想拨乱反正,重新回归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实践方法论有了深刻的认识。大讨论使人们在大是大非面前自觉或不自觉地坚持用实践的观点分析问题,用实践的标准衡量是非。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不争论”、“摸着石头过河”以及后来的“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等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不仅依据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而且也是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首创精神、集中全党智慧、正确地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产物。30年的历程证明,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历史的实践,着眼于新的实践,产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巨大理论勇气,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30年奋斗,30年拼搏,我们党和人民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在探求真理,认识真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文章来源:


上一条: 祖国,你的风景最美
下一条: 家乡又闻号子声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