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行为是在三种不同层次的内在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个体心理是腐败行为的根源性因素,而群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则从外部对个体心理起到加强或推动作用。没有个体心理的作用,腐败无从发生,而如果群体心理能够抑制这种个体心理的萌生和发展,腐败行为也不会愈演愈烈,直至犯罪。而社会心理则在一定程度上给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施加压力,最终以个体心理变异而终结。
警示训诫防线把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社会心理的“治疗”相结合,对腐败行为的预防从心理演变这一行为内因寻找更有效的预防策略。腐败犯罪最核心的致罪力是个体主观心理因素。一般来说,大部分官员在腐败之前都是比较优秀的,但通过与外界的交往以及周围人的腐败行为促使其心理失衡,心理防线动摇。警示训诫防线通过对个体心理的“特殊预防”和群体心理的“一般预防”,通过对有轻微错误的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警示训诫,阻断其由正常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背景向犯罪心理发展这一过程,对犯罪心理进行良性转化,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