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县辖17个乡镇,233个行政村,总面积1231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全县共有党员17635名,农村党员14287名。共设党委28个,其中乡镇党委17个,县纪委部门党委11个,纪委(纪检组)43个。
近年来,我们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在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同时,采取具体活动促深入,创新形式求提高的办法,以“一教两清四公开六落实”为主线,大力实施“四大工程”,狠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深入开展“教育工程”,筑牢基层党员干部思想防线
教育为先,关口移前,这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大力实施“教育工程”,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学习教育。在全县基层干部中广泛开展“读好两本书、开好两个会、办好两次培训、上好两次廉政教育课”活动,即读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简易读本》,开好廉政勤政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评议会,办好县委党校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知识培训和乡镇对村组干部的业务知识培训,上好乡镇领导干部对村干部及基层站所负责人的廉政教育课和村支书、站所负责人对村组、站所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课,通过“两书、两会、两训、两课”学习教育,使基层干部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强化了党纪法规观念,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二是宣传教育。以“送纪送法送政策下乡”为统揽,深入进行党风廉政建设法规法纪百村普及活动、廉政千册书籍下乡赠送活动、惠农政策万人宣传活动,先后深入乡镇、村组举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报告会233场,免费发放《党章》、廉政书籍等5620册,开展大规模惠农政策宣传37次,受教育群众达17562人;三是主题教育。开展“建廉政勤政班子,做廉勤兼优干部”教育活动,围绕“学廉学勤、讲廉讲勤、观廉观勤、写廉写勤、倡廉倡勤、谈廉谈勤、述廉述勤、诺廉诺勤、督廉督勤、树廉树勤”10个方面,对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廉政教育,廉政监督。26名领导干部进行公开廉政承诺,63名领导干部进行了公开述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增强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政策法规意识、勤政廉政意识。
二、大力开展“示范工程”,带动面上工作整体推进
我们按照分层树立、分类建设的原则,积极实施典型带动,示范引导工程,主要抓好了两方面工作。1、树立身边典型。按照“作风好、形象好、工作好、廉政好”的标准,经过层层筛选,严格考评,分别在全县树立了17名“四好”村官、17名“四好基层站所长”,按照“无村级组织损害群众利益引发的信访举报,无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不到位引发的信访举报等”“五无”标准,在全县树立了20个党风廉政建设“无信访示范村”;2、建立特色示范点。围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氛围浓厚、制度完备、活动经常、成效显著四个方面,在全县建立了20个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8个问事活动示范点,17个村务公开示范点,每个示范点都各具特色、各具亮点,我县南指挥镇高庄村已成为廉政文化一条街,政策法规一条街,民主管理一条街的示范点;城关镇周家门前村成为廉政文化大院示范点,糜杆桥镇西白村成为廉政文化广场、党风廉政活动室示范点。这些身边的典型、示范点充分发挥了典型带动,示范引导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
三、精心开展“阳光工程”,深入推进民主管理
人、财、事、权四个方面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群众十分关注。我们在工作中坚持以“公开、公平、公正”为主线精心开展“阳光工程”。一是公开选拔村干部。从 2005年开始,我县就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打破地域、身份、年龄界限,采取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等办法以万元年薪在全县范围内公开选拔农村党支部书记。现已公开选拔2次,129人公选为村级组织主要负责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110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一肩挑”19人。通过公推公选,优化基层干部队伍,强化村级两委会组织,从基础上杜绝和预防了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的不正之风;二是积极推行组财乡(村)管。在村财乡管的基础上,我们根据群众反映村级财务主要集中在组级的实际情况,试点推行组财乡(村)管工作,现已实行组财乡(村)管的共205个,其中,组财村管195个,组财乡管10个,共纳管资金900.78万元,监督支出854.61万元,规范了部分村级财务混乱行为,把村级财务纳入了上级党组织监管之中,有效加强了农村的财务管理;三是认真开展“问事”活动。为了充分了解民情、沟通民意、协调民事、解决民忧,我们建立问事、办事、评事三项制度,采取定期召开问事会,悬挂问事箱,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由群众向村党支部、村委会反映有关政策规定执行存在的问题、村组干部作风建设、勤政廉政建设的问题以及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难事、烦心事等。对群众所问之事逐一在问事登记薄上予以登记,对办理情况专门建立“回音壁”向群众公开答复,并对办理的情况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对群众所问之事办结情况进行公开评议,止目前,群众问事共916件,办结686件,群众满意率达96%;四是扎实抓好“四公开”。在党务、政务、村务、事务公开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五统一”的管理模式,统一公开内容,统一公开形式,统一公开时间,统一公开程序,统一监督渠道。坚持每季度公开一次,全年公开1500多次。“阳光工程”的实施,有力地加强了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积极开展“便民工程”,服务广大群众
我们始终坚持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全县整体工作,自觉与农村发展实际、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有机结合,大力开展“便民工程”,更好地服务中心,更好地服务群众。一方面办事于民,建立立项办理制度,各乡镇、基层站所及各村积极围绕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从利民、便民、富民的角度出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每年立项办理2-3件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的实事好事。去年以来,全县村级组织共为群众办实事好事607件;另一方面惠事于民,我们强化对各项惠农政策的监督检查,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惠及群众。工作中,严格按照“专款专用、专帐管理”的原则,严把认定、初审、公示、监督“四关”,采取支农惠农政策“一折通”等办法,今年共落实两免一补资金1091.2万元,各种粮种补贴4156.91万元,农机具补贴106万元,农村低保补助495.8万元,救灾款645万元,灾后重建款151万元,为184076名参合农民报销医疗费1311.5万元。
我们通过采取具体活动促深入,创新形式求提高的办法,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工作实践中,我们也收获到以下三点体会:
1、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抓教育促长效,增强基层党员干部三种意识。要通过采取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一是增强宗旨意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是增强政策法规意识,必须认真模范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法规,严格按各项政策规定办事;三是增强勤政廉政意识,必须多做农民群众急需的事、多办农民群众受益的事,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抓重点求创新,实行三轮联动。一要示范带动。结合实际,树立身边的典型,建立良好的示范点,让典型示范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工作;二要活动推动。通过法规法纪百村普及、廉政千册书箱下乡赠送,惠农政策万人宣传等一系列活动,加大宣传引导,推动工作落实;三要创新驱动。结合实际,抓创新、抓延伸,实行组财乡(村)管,在群众中开展问事活动等新举措、新办法,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3、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抓结合求实效,自觉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整体推进;二是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与农村的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分类指导;三是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与农村干群关系的现状结合起来,把握重点;四是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与全县反腐倡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通过抓结合,结合抓,不断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跃上新台阶。
文章来源:凤翔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