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县纪委“四个明确”“五项制度”“六条规定”规范乡镇“廉政灶”建设
打印



    富县辖13个乡镇。目前,12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公务接待“廉政灶”(茶坊镇因实施乡镇政权建设工程,“廉政灶”建设正在实施中),并全面投入使用。据统计数据显示,“廉政灶”建立后全县乡镇平均接待费用减少38%。
    该县在推行“廉政灶”制度过程中,提出了“四个明确”,配套建立了“五项制度”,制定了“六条规定”,确保 “廉政灶”规范建设、健康运行,取得了明显实效。
  “四个明确”,确保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全面建立。一是明确责任分工。县纪委成立了落实县乡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党风室具体负责、13名纪委干部分乡镇包抓、乡镇确定专人抓落实的分工负责制。二是明确方法步骤。县纪委研究制定了《关于落实“同城不宴请”、县乡“廉政灶”和村级“零接待”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建设工作分“安排部署、宣传动员,积极筹备、全面建设,规范管理、启动使用,考核检查、全面验收”四个阶段有计划、有步骤稳步推进。三是明确筹建原则。明确由乡镇政府负责,在现有职工灶的基础上,本着“经济实惠、厉行节约、自筹资金”的原则,适当投入经费,建设公务接待“廉政灶”。四是明确建设标准。明确乡镇公务接待 “廉政灶”建设要达到“三有”标准,即有三间以上专用房子、有一名专职炊事员、有三套基本设施(有比较齐备的炊事用具,有适量的就餐桌椅和公用餐具,有冰柜、消毒柜等电器)。目前,全县12个乡镇按安排已提前建成了公务接待“廉政灶”,普遍达到“三有”标准,并投入使用。乡镇累计投入建设资金 15、3 万元。
   “五项制度、六条规定”, 规范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管理运行。“廉政灶”建成后,各乡镇配套制定了“廉政灶”管理制度、“廉政灶”接待制度、 “廉政灶”卫生制度、“廉政灶”食品采购和保管制度、炊事员职责等五项制度。县纪委就乡镇 “廉政灶” 公务接待制定出台了六项规定:一是因公到乡镇的各级各类来客,一律在乡镇机关“廉政灶”用工作餐,严禁在营业性餐馆安排接待;二是严控陪餐人员,严禁讲排场、比阔气;三是不准摆烟摆酒,禁止大吃二喝;四是不准节日聚会,禁止相互请吃;五是实行日清月结和定期公开,防止弄虚作假;六是纳入责任制考核,严格实行责任追究。目前,各乡镇在“廉政灶”使用过程中,能严格执行接待规定,做到了专人管理、接待审批、定期公布和规范管理,全县乡镇公务接待平均费用较“廉政灶”制度推行之前降低38%,累计接待78次382余人。
  初显三项实效。一是降低公务接待费用,缓解了县乡财政压力。“廉政灶”的建立,有效纠正了公款吃喝的歪风,大大降低了乡镇公务接待费用。据统计显示,乡镇机关公务接待“廉政灶”建立和运行近一月来,乡镇平均接待费用下降38%,每个乡镇月平均节约接待费0.3万元,全县月平均节约接待费近4万元,有效缓解了县乡财政压力。二是改进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廉政灶”建立后,乡镇接待不再进营业性餐馆,不大吃二喝,人均接待用餐费控制在20元以内,消除了在营业性餐馆接待的不良社会影响,履行了节约,提高了乡镇党委、政府的公信度,改进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三是方便了干部职工,有效遏制了乡镇干部“走读”现象。“廉政灶”的建立,改善了乡镇干部职工的用餐条件,解决包括乡镇机关和乡镇站所在内干部职工的就餐问题,为干部职工创造了安心工作的良好条件,有效遏制了乡镇干部“走读”现象。该县交道镇辖5个站所,有3个驻乡单位,上灶就餐职工40余人。该镇建立“廉政灶”后,镇机关和站所职工全部到“廉政灶”就餐,人均日平均就餐费10元,既经济实惠,又方便工作,干部 “走读”现象不再发生。

 

文章来源:富县纪委


上一条: 商洛基层地税所建起“廉政灶”
下一条: 佛坪县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顺利推行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