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干部作风新风尚
咸阳市环保局推行“廉政灶”制度
打印

 

    编者按: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是省纪委今年向全省重点推出的五项制度之一,也是我省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最新成果。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环保工作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各级各部门深入基层检查环保工作的频次逐年增加,基层环保部门承担的公务接待逐年递增。为了有效破解公务接待负担日益加重的难题,咸阳市环保局在学习借鉴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在县级环保部门建立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取得了初步成效,此做法受到了各方人员的高度赞誉。现将咸阳市环保局推行公务接待“廉政灶”主要情况简报载发,供各地参考。

    今年以来,为有效破解基层环保部门公务接待难题,咸阳市环保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作出了“在全市环保系统逐步推行实施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的重要举措。8月25日,咸阳环保局召开全系统纪检监察暨推行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会议。在具备条件的渭城、礼泉、彬县、长武、淳化等5个基层环保局公务接待“廉政灶”试点基础上,制定了《咸阳市环保系统公务接待“廉政灶”管理规定的通知》此项制度,迈出了探索基层部门公务接待改革之路。
    加强领导,精心谋划。2010年初,该市局领导班子分组带队,深入基层调研,摸清了基层单位接待的负担,坚定推行公务接待“廉政灶”的决心,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的公务接待“廉政灶”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廉政灶”建设。随后,局党组5名成员先后10多次带队深入一线检查“廉政灶”落实情况,在全系统强力推行“廉政灶”建设。渭城、礼泉等5个试点单位成立了“廉政灶”负责机构,建章定制,确保了“廉政灶”制度的顺利实施。
    保障投入,完善设施。为满足公务接待的需要,5个试点单位相继投资5万元对原有的机关食堂进行了修缮和改造,添置了冰箱、消毒柜、抽油烟机、电磁炉、煤气灶等炊具,对餐厅环境进行了净化、美化,做到“五有”即:有灶房和餐厅、有标志牌、有必要的设施和炊具、有管理机构、有规章制度。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聘任身体健康,能做出地方风味的人员担任主厨,达到了“让来客看着舒心、吃着放心、饭菜可口、环境优雅”的标准。
    健全机制,从严管理。为推进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的落实,该局党组以专文的形式,刚性规定环保系统凡下基层调研、检查指导工作,一律在“廉政灶”就餐,每人每餐限额20元以内。为确保“廉政灶”制度的落实,该局制定了“五制、五公开、五不准和把好五关”的具体规定,从严管理。“五制”即:“廉政灶”管理制度、接待制度、卫生制度、食品采购保管制度和管理人员职责制度。“五公开”即:公开饭菜品种、饭菜价格、营业时间、收支情况、接待批次。“五不准”即:不准违反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规定,确保饮食安全;不准高于市场餐饮价格;不准超标准、超范围接待;不准饮酒;不准在经营性餐馆从事公务接待,力争在经营性餐馆“零接待”。“把好五关”即各单位分管领导把好接待审批关;各单位主要领导把好支出控制关;各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把好报账关;市局财务室把好内部审计监督关;市局纪检组和监察室把好全程监督关。
    咸阳市环保局在县区局探索实施“廉政灶”试验田,基本上遏制了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等歪风,堵塞了制度上的漏洞,得到基层单位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赢得了社会各方面的一致好评和赞扬。主要呈现“六个方面成效”:一是降低了公务接待费用支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4至5月份,全系统5个单位的“廉政灶”接待来客220人次,约减少招待费支出1.2万余元。如若在全系统全面实施之后,预计每年可节约招待费支出20万元。二是规范了公务接待管理。“廉政灶”制度的推行,建立起了公务接待的长效机制,填补了制度的缺失,规范了接待标准和配餐范围,切实杜绝了铺张浪费、大吃大喝行为,有效堵塞了滋生腐败的漏洞。三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廉政灶”建成后,上级来人检查与干部同坐一厅就餐,既消除了党员领导干部在营业性餐馆接待的不良社会影响,提高了上级机关的公信度,又为上级领导与机关干部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四是减轻了领导干部的公务接待负担。在营业性餐馆进行公务接待,一顿饭少则一个多小时,多则两三个小时。“廉政灶”制度实施后,公务接待不饮酒,既节约了就餐时间,腾出了工作时间,又保持了清醒头脑,提高了工作效率。五是改善了基层干部的就餐环境。“廉政灶”建成后,有效解决了一批职工特别是外地干部的就餐问题,防止了干部“走读”、早退,使干部职工作风得到了加强。六是倡导了低碳生活方式。推行“廉政灶”制度,既节约了招待费支出,又防止了铺张浪费,减少了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倡导践行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做出了有益尝试。

文章来源:省环保厅


上一条: 甘泉县:规范和改进公务接待“廉政灶”
下一条: 白水县“五规定”规范乡镇“廉政灶”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