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惩防体系中增强党的先进性
打印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84年多的光辉历程。执政56年多来,始终把惩治和预防腐败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重大课题。去年初,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这是在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决策。对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探索治党良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在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不断增强党的先进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

  廉政是衡量党员先进性的根本尺度。我党之所以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保持勃勃生机与活力,得益于不断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不断同各种腐朽没落现象和腐败分子作斗争。夺取政权前,党在同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作斗争中,与反动派形成了俭朴与奢华、进步与倒退、清廉与腐败的鲜明对比,使党的光辉形象深深扎根于亿万人民的心中。建国初,党领导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有力地削弱了腐败的社会基础,对刘青山、张子善处以极刑,警示教育了几代人。改革开放以来,党加大了反腐败力度,查处了陈希同、成克杰、胡长清、李嘉廷、程维高、刘方仁、王怀忠、韩桂芝、田凤山等一批大案要案,党风廉政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了有力保证,充分显示了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无私无畏、勇于战胜自我的胸怀和气魄。

  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出六条反腐倡廉基本经验: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保证反对和防止腐败的正确方向;二是必须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新实践。三是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政治保证。四是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持以人为本,赋予纠风工作新理念。五是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制度,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六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反腐败斗争的整体合力。这“六个必须”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早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告诫全党“必须和党内腐化思想作斗争”。建国前夕,毛泽东主席再次提醒全党同志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针对个别干部被腐蚀的问题,严肃指出“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又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的战略方针。江泽民同志针对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新特点,作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05年1月3日,中央[中发(2005)3号文件]印发《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通知,对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作出重大战略部署。这些重要方针和思想,是对我党反腐败斗争实践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宝贵财富。特别是十六大以来针对新形势下党执政的问题,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上升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表明了反对和预防腐败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明确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是我党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反对和预防腐败的新形势对党的先进性提出了严峻考验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经济繁荣、社会发展、民主进步、国力增强,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由于现阶段正处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由于各种复杂原因,消极腐败现象呈阶段性多发易发、高发的态势。各种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涉案规模不断扩大,有些问题屡禁不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问题有泛化的倾向。因此,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和防止腐败。

  可以说,群众对腐败分子愤恨不已,有识之士忧心忡忡。反对和预防腐败的成效如何,不仅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广大党员都希望通过反腐败增强党的凝聚力,人民群众都迫切期盼党拿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科学决策;敌对势力也在盯着腐败问题大做文章,伺机利用。如果腐败问题得不到有效惩治,出现“癌细胞扩散”的症状,将会导致人心涣散,信任丧失、理想和信念崩溃,党员的先进性削弱,甚至亡党亡国,后果不堪设想。

  党内出现腐败现象是不可避免的。1997年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210多万件,结案100%。给予党政纪处分240多万人。其中省部级以上干部40多人,厅局级以上干部4000多人,县处级以上干部近3万人。前不久,黑龙江省原政协主席韩桂芝受贿702万被判死缓。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凤山受贿498万元被判死无期。四川乐山东能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王德军行贿4000万,换取4.6亿元国有资产、从一个水泥匠变成拥有0.98亿美元资产的富翁,04年4月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167位,他是被执行死刑的东山市原副市长李玉书的远房侄儿,曾经以138万元的低价买得价值8330万元的两座煤矿,还用4000万换来4.6亿元的国有资产,04年12月20日,王德军被依法逮捕,他几次行贿,摆平大贪官田玉飞(四川键为县原县委书记) ,向田玉飞行贿1500万元,侵吞高达4.6亿元的键为电力公司。云南原省长李嘉廷伙同儿子李勃或单独受贿共计1810.5万元。03年6月20日因揭发他人,赃款全退,被判死缓。湖南邮电局原局长张秀发,1996—2000年伙同子女张玉林、张芳及单独受贿373.5万元,案发后追缴全部赃款赃物,因受贿罪03年11月19日被长沙市中院判死缓。北京市交通局原副局长毕玉玺,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索取他人财物1004万元。05年3月16日,北京市一中院一审判决毕玉玺犯受贿罪、私分国有资产罪判死缓。黑龙江省绥化市原书记马德,去年7月29日被媒体称为“新中国最大卖官案”宣判,北京市二中院以受贿罪判处马德死缓。1993年10月至2002年2月,马德多次受贿共计603.1857万元。案发后,赃款全部追缴。并检举黑龙江省环保局副局长(正厅级)王慎义涉嫌巨额受贿,被认为有立功表现从轻判决。

  党内出现腐败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不能因此而否定党的先进性。但是,能否有效解决腐败问题,构建惩防体系是对党的先进性的严峻考验。只有在解决党内最突出的问题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才能更好地体现自身的先进性,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从目前看,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要做到党性为首、学习为先、工作为重、服务为本、廉政为要,从解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惩防腐败重要性认识上入手,走出“四个误区”。一是不能因为腐败是各国政党都面临的问题,就淡化解决问题的紧迫性。党的宗旨和性质要求我们必须以彻底的先进性来保持纯洁性。二是不能因为党的工作以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中心,构建和谐社会,就弱化廉政建设。实践证明反腐败不会影响发展,反腐倡廉也是生产力,惩治腐败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证。三是不能因为腐败是社会现象,是党自身的问题就一味采取“保守治疗”家丑不外扬。要加大惩治力度,依法依纪从严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从体制、机制、制度上解决问题。四是不能因为反腐败涉及党内领导干部就点到为止,包庇袒护。要勇于揭短亮丑。惩治腐败,不仅不会影响共产党员形象,相反会进一步纯洁党的队伍、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的凝聚力、号召力。

  三、在惩防体系建设实践中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贵在保持,反腐败重在落实,党员的先进性关键在学习、整改、提高。既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依靠人民群众同腐败现象作斗争,又要在构建惩防体系的实践中不断增强党的先进性。

  一是全面落实《实施纲要》,坚持教育是基础,以人为本、增强党的拒腐防变能力。不少党员、干部蜕变为腐败分子,一个共同的教训是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思想政治学习。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一个干部和党员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因此,要从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战略高度,在党员干部成长的各个阶段,在社会各领域,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切实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以领导干部为重点,面向全党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特别要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以实践“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和群众性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中。注重研究反腐倡廉教育规律、使教育内容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党员干部的思想,构筑警示训诫防线,引导党员树立起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

  二是完善法规制度,加强制度建设,铲除腐败问题滋生的土壤和条件。邓小平同志说“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惩治腐败是治标,预防腐败才是治本。有些地区和部门依靠改革完善制度和法规,有效克服了腐败现象,提供了成功经验。制度是保障。现在党和国家先后制定了118项制度,特别是民主集中制,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的实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颁布,《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政府采购法》等的施行,逐步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法律制度上保证反腐败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是强化监督制约,管住用权行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目前腐败案件呈现出热点部门、关键岗位易发多发、重点部位集体犯罪及多人犯罪、窝案、串案增多的特点。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督不得力。在具体操作上,对下监督多,对上监督少;对其他部门监督多、对职能部门监督少,对机关监督多,对农村监督少;提出规定和要求多,综合运用监督手段少。权力失去监督必然产生腐败。必须把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作为关键,尽快建立起结构合理,程序严密,制度配套,配置科学的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的监督,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财政资金运行、国有资产和金融的监管等重点环节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监督,充分发挥各监督主体的积极作用,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综合运用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舆论监督、司法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和群众监督等方式,充分发挥惩治腐败的特殊作用。用法律、纪律、经济处罚、组织处理、限制从业资格、取消录用资格、警示训诫谈话等方式、手段,增强纪检、审判、检察、公安、审计、财政、监察等机关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监督合力,确保权力正常行使。

  四是严格依法依纪从严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强化震慑威力,使违纪者不敢违法犯罪,不敢贪占私利。一些腐败分子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与执纪执法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有直接关系。查处不力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来自权力的干预,人情风、关系网对执纪执法的影响,还有“官本位”习惯势力对腐败的迁就宽容产生的消极影响,甚至还有来自权力层的特殊利益集体为维护既得利益而“官官相护”,对党纪国法的抵触和排斥。必须强化法律高于一切的意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党员在纪律面前一律平等。执纪执法人员要统一思想摆正心态,捍卫法律的尊严,维护党纪的权威,把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落到实处。对任何违纪违法问题,首先要坚持依法从严执纪。发现问题一定要查细、查实、一查到底,不管涉及什么人决不能遮遮掩掩、敷衍应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其次要从快执纪。雷厉风行办案,排除干扰,快查、快办、快抓、快结,不能久拖不决。再次是坚持从重执纪,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如果利用职权违法违纪、危害大、影响恶劣,一定要按党纪、政纪、国法、军规予以严惩,决不手软,从而达到严惩和警示的双重效果。

  总之,在构建惩防体系中增强党的先进性,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纪检监察工作全局,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执纪执法环境。

  

文章来源:(研究室)


上一条: 推行党员承诺制 体现党员先进性
下一条: 我省三项措施确保春节期间先进性教育活动强势不减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