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将县镇领导班子集中换届作为事关地方发展和凝聚民心的大事来抓,通过加强宣传、扩大民主、强化监督等手段,积极实施“阳光换届”,保证了换届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宣传,让换届工作公开透明。将“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纪律要求制成《严肃换届纪律提醒卡》,连同省、市编印的有关换届资料发放给每名组工、纪检干部和县镇相关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广泛学习。对各镇党政办公室人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换届工作专项培训,切实提高换届知识知晓率。及时出台换届工作宣传方案,在县电视台、《丹凤组工信息》和丹凤党建网开设《换届工作》专栏。同时,各党委充分利用网络、喇叭、宣传栏、标语、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和形式对换届工作进行全程公开。
扩大民主,让民声成为换届主流。扩大推选代表的民主。在分配代表名额时,充分涵盖农村、社区、党政机关、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垂直管理单位、政法机关、事业单位等各个行业。在代表推选中,采取党员群众联荐和组织提名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经基层党委会集体研究确定正式候选人,最后通过党员大会(党员代表大会)进行不低于22%的差额选举。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在“三位一体”推荐提名制度基础上,推行初始提名“海选”、县级干部“遴选”、组织部门“筛选”、书记办公会“圈选”、常委会“票选”的“五选法”提名办法,推荐中得票高者,列入拟考察对象。扩大考察环节的民主。严格执行干部考察预告制和公示制,拓宽考察对象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范围,对在现工作单位任职不满2年的考察对象,还到其前一个工作单位进行延伸考察。推行差额考察制,凡推荐票数双过半的干部均进行考察,在任职使用时再根据考察结果和职位要求择优选用。扩大选举环节的民主。建立候选人选前述职制度,增进选举人对候选人的了解。推行差额选举方式,委员、候补委员候选人的差额比例不低于20%。改进和规范投票方式,设立单独填票室,充分保障代表、委员的民主权利。
强化监督,建立全方位监督体系。强化组织监督。成立了严肃换届纪律督查组,不定期深入各党委对换届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严格执行“五级承诺制度”,县委书记和组织部长分层面签订严肃换届纪律承诺书,增强各级干部的思想防线和纪律意识。开展严肃换届纪律问卷调查和换届风气测评,对调查和测评中反映的违反换届纪律问题,一经查实,严肃查处。强化制度监督。落实四项监督制度,规范干部选拔任用信息公开制度,实行举报专报专办通报制度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建立严肃换届纪律成员单位定期协调会议制度,对违反换届纪律的典型案件,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强化民主监督。公布中央、省、市及丹凤县的举报电话和举报网站,建立“12380”专人值守制度。聘请干部监督信息员,分片对各党委换届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文章来源:丹凤县纪委